Workflow
佛教文化传播
icon
搜索文档
守护克孜尔
腾讯研究院· 2025-11-03 18:59
(编者注:引语由腾讯研究院窦淼磊撰写)每年夏天,都有无数游客前往著名的新疆独库公路,从独山子 出发,独库公路向南穿越天山,最终到达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北侧的库车市。 库车地处戈壁深处的一大片绿洲中心,这片绿洲由木扎提河、库车河与渭干河构成的水系共同滋养。历史 上,这片绿洲曾是西域文明的中心地带——龟兹 (拼音qiū'cí) 所在地。 作为古丝绸之路北道重镇,龟兹西接中亚撒马尔罕,东连敦煌玉门,是中原、印度、希腊、波斯等多元文 化交汇的枢纽,孕育出了龟兹文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众多学者和研究者来到这里临摹、研究,游客也慕名而来。但许多游客参观之后都不理解,为什么每一处 石窟的壁画都不完整,甚至残破不堪,让人难以读懂、难以欣赏? 事实上,在漫长的历史时间里,克孜尔石窟遭受了多重破坏。风沙、地震、雨水和洪水等自然灾害持续侵 蚀着石窟所依附的砂砾岩;公元十世纪前后发生的宗教更迭,导致部分壁画被刻意损毁;而20世纪初,德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背靠明屋塔格山,面对渭干河 国、日本等探险队在克孜尔系统性切割、盗运了大量壁画。据统计,目前有465块壁画散落在8个国家的20 多家博物馆中。 另一方面 ...
东西问丨王龙:拜寺口双塔如何见证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文化交融?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22:31
拜寺口双塔的历史文化价值 - 拜寺口双塔是西夏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 采用平面八角形密檐式砖塔形式 彰显西夏对佛教的推崇 [6] - 双塔为十三层八角密檐式空心砖塔 砖雕佛像 兽头及彩绘装饰工艺精湛 体现西夏高超建筑技艺与独特艺术风格 [6] - 融合中原唐宋古塔风格与辽 金古塔韵味 塔内西夏文和梵文铭文见证西夏与周边地区的宗教文化交流 [6] - 周边遗迹出土的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世界最早木活字版印本实物 将木活字发明提前至西夏 [6] 建筑风格比较 - 与宋 辽 金塔相同点:均以砖为主材 呈多层密檐结构 多数为空心有塔心室 宗教文化内涵均与佛教紧密相连 [8] - 不同点:拜寺口双塔塔身粗壮稳重 宋塔修长秀丽 辽塔高大檐密 金塔兼具宋辽风格 拜寺口双塔融合党项 汉 吐蕃等多民族文化 [8][9] 艺术珍品价值 - 双塔形制融合中原楼阁式塔层叠结构与藏传佛教密宗符号 东塔体现汉地风格 西塔彰显藏密特色 成为西夏"汉藏佛教交融"缩影 [10] - 无传统基座 直起平地 以厚壁空心结构和柔性设计增强抗震性能 历经多次地震依然屹立 展现西夏建筑技术卓越 [10] 宁夏境内其他西夏古塔 - 现存六座西夏始建古塔:拜寺沟西夏方塔 宏佛塔 一百零八塔 康济寺塔 承天寺塔 鸣沙洲塔 [12][13][14] - 一百零八塔是国内现存最大且排列最整齐的喇嘛塔群之一 始建于西夏 依山势按奇数排成12行呈等腰三角形 [13] 西夏兴建佛塔原因及藏传佛教传播作用 - 兴建原因:统治者大力支持佛教 民众普遍信佛 西夏位于丝绸之路重要节点 受中原 吐蕃 回鹘和契丹等文化影响 [15] - 传播作用:西夏成为藏传佛教传播重要通道 促进汉藏佛教圆融发展 重视噶玛噶举派和萨迦派 大规模翻译佛经 [15] 民族文化交融与保护研究 - 建筑风格兼具中原唐宋古塔几何美感与辽金多层密檐结构 装饰艺术融合中原与周边民族对佛教艺术的理解 [16] - 保护措施需加强日常检查 修复塔体结构与受损砖雕 整治周边环境 防范灾害 [18] - 研究需整合考古学 历史学等多学科力量 对周边遗址考古发掘 分析建筑技术 挖掘宗教文化内涵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