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使用量计费
icon
搜索文档
一年3次调价,连Salesforce都搞不定,AI定价到底难在哪?
36氪· 2025-07-24 19:20
行业变革趋势 - AI与使用量计费的兴起正在重塑SaaS企业的商业模型与组织方式,传统SaaS定价结构改变周期从5年缩短至12个月内3次调整[1] - 软件行业定价模式经历三阶段演变:本地部署时代按永久授权收费、云时代按座席/订阅收费、AI时代按产生的价值收费[4][5] - AI驱动的产品价值锚点从"有多少人可以用"转向"能帮我干多少事",软件价值增长取决于工作强度、准确率和持续性[6] 计费系统升级 - Metronome的ARR在2023年增长6倍,成为AI基础设施中增速最快的"隐形齿轮"之一,其平台每分钟处理数十万张发票,全月处理数百亿个使用事件[1] - 计费系统从"每月跑一次脚本"的后台逻辑升级为产品核心部分,需满足实时交互需求以避免用户体验事故[3] - 使用量计费面临三大挑战:实时性要求极高、定价逻辑高度复杂动态变化、数据精度必须达到金融级[7][8][9] 组织结构重构 - 使用量计费模型下,各部门需围绕"客户是否真的用了/用了多少/用得值不值"运转,涉及销售、客户成功、产品、财务等多部门协同[11][12] - 销售激励机制需调整为按调用量或消耗额度分阶段发放提成,销售与客户成功团队职责边界需重新划定[13] - 客户成功团队角色从续费推动者转变为价值教练,需具备技术顾问能力帮助客户优化使用[15] 产品与定价战略 - 产品团队需对使用强度、价值指标等收入直接挂钩的指标负责,构建"产品即增长、使用即营收"的循环[16] - 定价策略成为市场武器,新锐公司采用"成本+固定毛利"、免费换数据、挑战式定价等策略强化品牌价值[20] - AI时代定价不仅是付费逻辑变化,更是组织结构重构,CEO必须主导变革并设定明确落地时限[17] AI驱动价值重估 - AI让软件从工具变为代理,每次调用都有真实成本,要求企业具备动态优化价格模型能力[22] - 市场进入赢家通吃阶段,掌握使用量定价主动权的公司将获得市场主导地位[22] - 使用量计费成为未来AI企业组织架构的"操作系统",涉及产品设计、销售激励、财务逻辑等全面更新[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