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与AI融合

搜索文档
【新华财经调查】近观远景:从一块“充电宝”看我国电力市场蝶变
新华财经· 2025-07-11 12:48
储能行业安全测试与标准 - 远景储能完成大规模火烧测试,A箱持续燃烧49小时,最高温度1300摄氏度,其他三箱温度未超过44摄氏度 [1] - 多家头部储能企业近期开展大规模火烧测试,引领行业安全新标准 [1][4] - 《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规范》要求电池单体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不触发其他模块热失控 [5] - 大规模火烧测试正成为国内客户加分项,预计很快成为行业普遍规范 [5] 储能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为"十三五"末20倍,较2023年增长超130% [2] - 2025年一季度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量53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1%,占全社会用电量22.5% [3] - 储能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包括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十余种技术路线 [2] - 风光发电量占比超过10%将对电网平衡构成挑战,部分地区曾要求10%-20%配储比例 [2] 政策与市场变化 - "136号文"叫停新能源项目"强制配储",推动新能源发电和储能全面入市 [3][5] - 政策调整后行业经历2-5月低谷,6月起广东、山东、内蒙古等地项目申报重新活跃 [4] - 行业正从"强制配储"转向价值竞争,技术红利逐渐代替政策红利 [3][5] - 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扩大,2024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6.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63% [6] 储能技术演进方向 - 远景储能业务从协助风光并网向交易型和构网型技术发展 [7][8] - 构网型储能可让风光发电摆脱电网依赖,在弱电网区域发挥支撑作用 [8] - 交易型储能可根据负荷、电价等预测生成交易策略,提升电站收益 [8] - 山东滨州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收益较同类电站平均每百兆瓦时高出1500万元 [8] 储能与AI及电力市场融合 - 与AI融合被视为储能发展必由之路,未来储能将作为区域电力系统智能中枢 [11]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规则体系基本建立,辅助服务市场等核心规则陆续出台 [12]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跨省区实时交易,"绿电直连"机制取得突破 [12] 储能企业出海情况 - 2024年1-5月中国储能企业新增出海订单超144吉瓦时,同比增长436% [13] - 远景储能全球参与超300个项目,交付超30吉瓦时,在手订单超50吉瓦时 [13] - 海外项目覆盖东南亚、非洲、中东、欧洲等30多个国家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