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平衡

搜索文档
港股打新散户“失权”,机制改革应兼顾效率与公平
第一财经· 2025-06-11 10:56
港股打新市场现状 - 港股打新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特征 部分新股如老铺黄金上市累计收益率达2163% 毛戈平、越疆、蜜雪集团等收益率超200% [1] - 近一年77只新股中61%实现正收益 首日上涨比例达60% [1] - 散户中签率持续走低 热门新股中签率普遍低于10% 部分不足5% [1] 供需失衡与制度变革 - 2025年上市新股中24只个股公开发售申购人数超1万人 宁德时代达31.08万人 [1] - 港交所进行制度性变革 新股筹码向机构投资者倾斜 降低散户配售比例 [2] - 部分企业如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申请豁免回拨机制 确保散户认购比例固定较低水平 [2] 机构化趋势影响 - 机构投资者具有更强研究能力和定价能力 可减少新股上市后价格波动 [2] - 机构资金规模大且稳定性高 更符合企业长期融资需求 [2] - 筹码过分集中于大户可能导致股价波动风险 散户持续"失权"或影响市场活跃度与流动性 [3] 改革方向建议 - 可设置"普惠"打新机制 参考美股IPO模式 采用"普惠制"和"认购数量加权"原则 [3] - 推行"零售投资者意向征集"制度 允许散户在IPO前提交非约束性报价作为定价参考 [4] - 改进港股暗盘交易机制 参考伦敦交易所"灰色市场"提高价格发现效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