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平竞争的招投标市场环境
icon
搜索文档
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6件典型案例,强调—— 营造公平竞争招投标市场环境
经济日报· 2025-05-24 20:31
行业监管动态 - 最高人民法院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6件串通投标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 旨在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并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串通投标行为已渗透工程建设 物资采购 土地承包等多个经济领域 犯罪手段包括招标方与投标方勾结 代理机构牵线 投标人围标陪标等 [2] - 行业整治呈现全领域覆盖特点 司法机关对黑灰产业链各环节实施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的全链条惩处 [2] 犯罪手法演变 - 犯罪手段迭代升级 出现招标方为意向投标人量身定制参数 代理机构控制评标账户 投标人采用阶梯式报价规避监控等新型手法 [3] - 典型案例显示民营企业招标中存在"操控评委打分"现象 涉案人员通过干扰评委为关联公司谋取高分 [3] - 司法机关建立实质违法性判断标准 通过审查招标文件 电子数据 资金流向等核心证据实现精准定性 [4] 案件查处特征 - 腐败与招投标乱象交织 某教育领域案件显示投标人通过行贿120万元获取代理资格 并收取400万元卖标费 [5] - 司法机关采用罚金 追缴违法所得等手段"打财断血" 某案件追缴违法收入400万元 [6] - 法院向行业主管部门制发司法建议 提示资质审查 评标规则设计 电子招标系统安全等环节风险 [6] 政策法规进展 - 2024年5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将加大串通投标 行贿等行为惩处力度 [6] - 5月20日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公共资源交易不得限制或排斥民营经济组织 [6] - 最高法将深化与纪检监察 公安等多部门协作 持续从严惩处招投标违法犯罪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