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

搜索文档
千年稻种缘何焕发新机(话说新农村)
人民日报· 2025-05-09 05:52
从一粒濒危的稻种,到一个年产值数亿元的富民产业,弋阳大禾谷重获新生,给人以启示。随着经济社 会发展,人民群众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营养均衡、健康安全、风味独特成为舌尖上 的新追求。顺应需求变化,农产品供给、农业生产和经营业态等必须跟着转过来。弋阳大禾谷顺势而 为,科技赋能,绿色转型,提质延链,老品种焕发新生机,成为推动中国饭碗从"温饱型"向"营养 型""健康型"转型跃升的生动案例。 近期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提出,把营养和健康需求贯穿到食物生产、 加工、流通、消费和食品研发等全过程,更加注重生产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食物,推动营养化加 工,这为构建农产品全产业链指明了发展方向。放眼全国,也不乏这样的成功实践,黑龙江的富硒大 米、云南的高原藜麦走向高端市场,东北大豆变身植物蛋白饮料广受市场欢迎……事实证明,瞄准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好农业供给侧改革这篇大文章大有可为。 大禾谷的"焕新之旅",折射出"中国饭碗"的深刻跃升:它不再仅仅意味着数量上的满足,更代表着品质 上的提升、营养上的均衡、文化上的传承和生态上的可持续。当越来越多的"弋阳大禾谷"被重新发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