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搜索文档
【中国青年报】科学家研究“植物与微生物共生机理”,帮助农作物“减肥增效”
中国青年报· 2025-08-27 08:46
科研突破 - 植物与微生物共生机理研究获2024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是唯一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获奖项目[1] - 王二涛团队2017年在《科学》发表成果 证明脂肪酸是植物传递给丛枝菌根真菌的主要碳源形式 推翻学界公认的糖为主要碳源营养的理论[1] - 团队阐明豆科植物根瘤器官发生与调控的分子基础与演化机制 发现SHR-SCR干细胞程序赋予豆科植物根皮层细胞有丝分裂能力 从进化角度解答百年难题[2] 技术应用 - 研究成果实现菌根真菌体外传代培养 解决菌根制剂产业"菌种无法体外培养"技术瓶颈[1] - 基于菌根因子受体研究培育高共生效率水稻新品种"赣菌稻1号" 试验显示降低25%至50%化肥使用量时品质和产量保持稳定[3] - 大豆田试验发现低氮条件下施加有益微生物可提高产量 2024年在东北黑土地开展1万亩试验 2025年扩展至56万亩[3] 产业价值 - 科研成果为培育高共生效率水稻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1] - 发现为非豆科植物皮层细胞命运改造奠定基础 为减少作物氮肥依赖提供新思路[2] - 基础领域突破可衍生微生物菌剂等产品 最终服务于农业可持续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