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分子互作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分子互作仪中标盘点,中低价位竟成‘香饽饽’?
仪器信息网· 2025-04-16 15:06
分子互作仪市场概况 - 2024年分子互作仪中标数量达131台,同比增长63.75%,中标总金额2.69亿元,同比增长48.62% [1][2][3] - 2023年中标数量80台(同比增长4.76%),金额1.81亿元(同比增长11.73%),2022年基数分别为84台和1.62亿元 [3] - 市场呈现双位数高增长,主要受益于生命科学、生物制药和临床医学领域需求提升 [2] 品牌竞争格局 - 12个品牌参与竞标,其中7家为进口品牌(Cytiva、Sartorius、NanoTemper等),5家为国产品牌(Gator Bio、量准、极瞳生命等) [3] - 进口品牌主导市场:Cytiva和Sartorius合计占中标金额60.21%(34.25%+25.96%),NanoTemper以14.26%份额位列第三 [5][6] - 国产品牌加速崛起,从最初的1-2家增至10余家,技术覆盖BLI、MetaSPR、SPRi等 [3][4] 技术路线分析 - SPR技术(39.62%)和BLI技术(32.61%)占据超70%市场份额,仍是主流检测方法 [9] - NanoTemper Monolith成为2024年最热门单品,Top10型号中进口品牌占6席,国产品牌占4席(Gator Prime、WeSPR 100等) [11][13] - 新兴技术如MetaSPR、SPRi等因上市时间短,用户基础较弱,市场表现待观察 [9] 采购单位与价格分布 - 高校采购占比63.36%,科研院所和医院分别占14.50%和9.92%,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单次采购≥3台 [14][16] - 100-400万价格区间占比22.14%,150-200万区间占19.85%,中低端机型更受青睐 [17][22] - 广东、湖北、浙江、北京四地需求最旺,采购量均≥10台,其中广东和湖北各采购14台 [18][20] 市场驱动因素 - 年末采购集中爆发:2024年12月中标量41台(占全年31%),政策催化(设备更新专项贷款)和预算执行周期是主因 [21][23] - 政策推动:2022年2000亿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及2024年设备以旧换新政策持续释放需求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