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分子系统学
icon
搜索文档
消失近百年的李四光娅田螺被发现
新华社· 2025-10-23 16:17
田螺科是具有接近全球性分布的常见大型淡水螺类,起源于中侏罗纪,在世界各地都存在着丰富的 化石记录,而中国的华南和西南地区及东南亚的中南半岛是田螺科现生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乐嘉介绍,李四光娅田螺此前仅以化石形 态被发现于桂林城区的洞穴第四纪沉积中,近百年来一直被认为是灭绝物种,且无任何原始描述之外的 报道。课题组去年底在离桂林城区不远的一条河流中发现了该物种的一个极小现生种群,其贝壳形态与 李四光娅田螺化石的模式标本完全一致,并包括了其模式产地洞穴中所有变化型。基于多基因的分子系 统树显示,所有变化型均为李四光娅田螺。分子系统发育树和形态解剖学特征均支持新属娅田螺的有效 性,其姐妹群为云南高原湖泊中特有的理田螺属。 该研究得到了云南省科技厅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专项和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 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的支持。(记者严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东南亚野生动物多样性课题组近日在广西桂林发现了消失近百年的田螺 科物种——李四光田螺的现生种群。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均表明该种应归入一新属娅田螺,即李四 光娅田螺。国际期刊《动物学报》10月2 ...
云南抚仙湖发现淡水螺1新属8新种
新华社· 2025-10-01 20:28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乐嘉介绍,分子系统学和分子钟研究显示,远岸螺属是昆明螺属的姐妹群,在约 1300万年前分化成两个属。此外,昆明螺属具有两个演化分支,其中一支是抚仙湖特有分支,包含了玻璃昆明螺、铁锏昆明螺和流萤昆明螺;而 另一支包含了珍珠昆明螺和滇池特有的昆明螺。 研究表明,远岸螺属和昆明螺属抚仙湖特有分支都是在晚中新世发生了辐射演化,早于先前地质学研究中判断的抚仙湖的形成年代上新世,暗示 了抚仙湖的形成年代可能早于先前估计的时代。 南昌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合作团队系统研究了云南抚仙湖的盖螺科物种,描述了包含4个抚仙湖特有新种的一个特有新属——远岸 螺属,同时还描述了昆明螺属下4个抚仙湖特有新种。相关研究成果10月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动物学期刊《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上。 1-8分别是玻璃昆明螺、铁锏昆明螺、流萤昆明螺、珍珠昆明螺、银匙远岸螺、大池远岸螺、冰糯远岸螺、俞元远岸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 所供图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陈辉介绍,基于贝壳形态、胎壳超微雕刻、齿舌结构等研究,此次描述的抚仙湖盖螺科的 新属和新种的有效性得到了形态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