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淡水生物多样性
icon
搜索文档
消失近百年的李四光娅田螺现身桂林
广西日报· 2025-10-29 12:21
据悉,李四光娅田螺的命名背后还有一段历史故事。"这一物种于1935年被发现并命名,定名人将 这个物种赠名给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此后近百年,自然界中再未发现它的踪迹。"中国科学院 昆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乐嘉告诉记者,科研团队于去年底在离桂林城区不远的一条河流中发现了 该物种的一个极小现生种群,其贝壳形态与李四光娅田螺化石的模式标本完全吻合,还涵盖了模式产地 洞穴中所有形态变化型。基于多基因的分子系统树显示,这些个体均为李四光娅田螺。张乐嘉表示,李 四光娅田螺现生种群在桂林的发现,不仅直观体现广西淡水生物多样性,更印证了当地水环境治理的显 著成效。(付玮烨) 10月23日,一项关于广西生物新发现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动物学报》在线发表,为广西淡水生 物多样性再添重要例证。此前,一种田螺科物种的现生种群在桂林被发现,经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 究,该物种归入一新属娅田螺,即消失近百年的李四光娅田螺。 田螺科是全球性分布的常见大型淡水螺类,起源于中侏罗纪,世界各地均有丰富化石记录。 ...
云南抚仙湖发现淡水螺1新属8新种
新华社· 2025-10-01 20:28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乐嘉介绍,分子系统学和分子钟研究显示,远岸螺属是昆明螺属的姐妹群,在约 1300万年前分化成两个属。此外,昆明螺属具有两个演化分支,其中一支是抚仙湖特有分支,包含了玻璃昆明螺、铁锏昆明螺和流萤昆明螺;而 另一支包含了珍珠昆明螺和滇池特有的昆明螺。 研究表明,远岸螺属和昆明螺属抚仙湖特有分支都是在晚中新世发生了辐射演化,早于先前地质学研究中判断的抚仙湖的形成年代上新世,暗示 了抚仙湖的形成年代可能早于先前估计的时代。 南昌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合作团队系统研究了云南抚仙湖的盖螺科物种,描述了包含4个抚仙湖特有新种的一个特有新属——远岸 螺属,同时还描述了昆明螺属下4个抚仙湖特有新种。相关研究成果10月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动物学期刊《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上。 1-8分别是玻璃昆明螺、铁锏昆明螺、流萤昆明螺、珍珠昆明螺、银匙远岸螺、大池远岸螺、冰糯远岸螺、俞元远岸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 所供图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陈辉介绍,基于贝壳形态、胎壳超微雕刻、齿舌结构等研究,此次描述的抚仙湖盖螺科的 新属和新种的有效性得到了形态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