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功绩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连大厂都不卷了,我却还不敢休息
虎嗅· 2025-05-01 09:33
工作与休息的现状 - 当代人将工作外时间规划得像工作KPI一样,形成"假装休息"现象,与真正的闲暇状态相去甚远[1] - 经济学家凯恩斯曾预言2030年人们每天只需工作3小时,但现实是进入工作过劳、身心疲惫的时期[4] - 2025年是中国实施五天工作制30周年,但很多人未实现正常双休和"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休息"[5]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全国企业就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达48.5小时,形成事实上的"六天8小时"工作制[12] - 2022年中国人工作日平均休闲时间仅有2.76小时,比2021年减少7.2分钟[12] 休息贫困现象 - 中国上班族长年过劳,形成"休息贫困"现象,表现为不能休息、不敢休息、不会休息[6] - 加班文化盛行,HR在招聘时常询问应聘者承压能力和加班接受度,形成默认的"标准答案"[9] - 清华大学教授宁向东指出社会陷入"忙碌症",最近50年全世界速度加快,引发更大程度匆忙[11] - 许多中国人观念深处不允许低效率行为存在,看到工作进程缓慢就会产生焦虑[11] 企业与管理层态度 - 马云称"996是福报",刘强东表示"不拼的人不是我兄弟",张朝阳认为"睡多了对人是一种伤害"[15] - 中国企业开始"反内卷",有公司提倡弃用PPT,要求加班提前报备,甚至到点"赶人下班"[17] - 全球范围内"四天工作制"在英美等国试点成功后流行,中国企业开始尝试"4+1""3+2"混合工作制[18] - 真正有效率的工作是用更少时间干更好的活,前提是薪酬不变或增加[19] 休息质量与方式 - 美国睡眠专家将休息分为七种类型:身体、精神、感官、创造性、情绪、社交和心灵休息[22] - 很多人进行无效休息或损耗性休息,如报复性熬夜、过度补觉、躺着刷手机、"特种兵旅游"等[22] - 春节假期变成"人情假",《新周刊》总结"过年九怕"包括怕催婚、怕问工资、怕同学聚会等[23] - 精神分析学家指出现代人省下时间后往往不知道如何合理利用,结果只是打发掉[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