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主义

搜索文档
沉默5天后,中方发起反制,对韩国继续征税,李在明作出明智选择
搜狐财经· 2025-07-04 19:20
贸易政策变动 - 韩国政府6月26日宣布对中国不锈钢厚板加征21.62%反倾销税,限期五年 [1] - 韩国同时对中国的碳钢板、热轧钢板等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并将二亚硫酸钠等化工产品纳入征税范围 [3] - 中国商务部6月30日宣布延长对韩国等国不锈钢钢坯和热轧卷的反倾销税,税率最高达103.1% [3] - 中国对韩国浦项制铁等企业设置豁免条款,只要出口价格不低于承诺价就可享受"价格承诺"政策 [4] 行业影响 - 2024年中国对韩不锈钢厚板出口量同比增长28%,价格比韩国本土产品低15% [4] - 韩国钢铁和化工行业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82%下降至2025年68%,超过30家中小型钢厂面临倒闭风险 [7] - 中国是韩国钢铁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加税将导致韩企对华出口成本上升并影响就业 [11] 企业动态 - 韩国现代、起亚撑起韩国出口的大半壁江山,面临美国可能恢复25%对韩汽车关税的威胁 [7] - 韩国钢铁行业协会已提出请愿,要求政府向WTO申诉中国加税措施 [11] - 韩国政府批准超30万亿韩元追加预算支持半导体和AI产业转型,并推动中小企业参与国家项目 [11] 国际贸易关系 - 美国提出"交换条件":如果韩国不对中国钢铁产品提高关税,美国就要恢复25%对韩汽车关税 [7] - 韩国派出贸易部长赴美谈判请求暂缓恢复高额汽车关税,同时派跨党派议员代表团访华讨论人工智能合作和半导体供应链 [9] - 韩国制造业对美国及中国市场依赖度达24.5%,半导体、汽车等核心产业离不开中国市场 [14]
橡树资本霍华德·马克斯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22:53
全球投资环境分析 - 债券市场投资者对关税政策造成的混乱表示不满 预计关税政策的模糊性难以消退 [1][2] - 商业活动最害怕不确定性 当前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 企业难以制定长期计划 [2] - 进口商品成本上升 同时企业无法预测四年后的关税政策 导致建厂决策困难 [2] 美国市场与资产配置 - 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 被视为债券市场对债务问题的"警告" [2][3] - 美国仍具备创新能力、自由市场机制、法治体系等优势 但政府政策连贯性受到质疑 [3] - 投资者适度降低对美国资产配置是合理的 比如从80%降至75% 但不建议大幅降至30% [3] 关税政策影响评估 - 关税本质上干扰全球化进程 降低全球整体福利 但部分人士认为可能提升特定国家利益 [5][6] - 关税政策实施方式至关重要 渐进式可预测的方式优于反复无常的措施 [5] - 过去50年全球化让美国损失约300万个制造业岗位 引发民众不满和政治变化 [6] 中美关系与投资策略 - 中美可以保持竞争关系而非敌对关系 中国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之一 [7] - 投资者需保持策略灵活性 构建具有韧性的投资组合以应对各种可能性 [7] - 全球处在不确定时期 过去几十年的运作模式可能不会延续到未来 [7] 中国市场投资观点 - 全球投资者应充分理解中国务实的运作方式 信任中国的实践智慧 [1][8] - 中国特色务实态度体现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充满活力的私营经济共存 [8] - 要超越意识形态争论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真相 [9] 合伙人选择与管理经验 - 长期有效合作关系的三大关键要素:共同价值观、互补技能组合、相互尊重 [9] - 合伙人之间需在基本价值观上高度一致 同时各有所长形成互补 [9] - 深厚尊重和真挚情谊是维系合伙人关系的基石 [9]
独家对话!橡树资本霍华德·马克斯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22:46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看法 - 霍华德·马克斯认为全球投资者应充分理解中国务实的运作方式,并信任中国的实践智慧 [1] - 中国特色的务实态度体现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充满活力的私营经济共存 [12] - 实地考察是了解中国市场真相的关键方式 [13] 美国债券市场与关税政策的影响 - 美国债券市场投资者不喜欢关税政策造成的混乱,政策反复无常导致企业难以制定长期计划 [3] -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商业活动最大的风险,市场无法完全消化其影响 [4] - 关税政策的模糊性可能难以消退,持续变化导致不可预测性 [7] 美国资产配置与"美国例外论" - 投资者适度降低对美国资产的配置是合理的,但不建议从80%大幅降至30% [5] - 美国过去80-100年的卓越地位由创新能力、自由市场机制、法治体系等多因素共同造就 [5] - "美国例外论"并未彻底衰落,但某些方面如政府政策连贯性受到质疑 [5] 全球化与关税政策的长期影响 - 关税政策干扰全球化进程,降低全球整体福利,但部分国家可能认为其提升自身利益 [7] - 过去50年全球化导致美国损失约300万个制造业岗位,引发民众不满和政治变化 [8] - 投资者需保持策略灵活性,构建具有韧性的投资组合以应对不确定性 [10] 创业合伙人选择与管理经验 - 选择价值观一致、技能互补的合伙人并保持相互尊重是事业发展的根基 [1] - 霍华德·马克斯与两位合伙人合作长达38年和43年,关键要素包括共同价值观、互补技能和相互尊重 [13]
【环球财经】英欧从“冰冷决绝”到“抱团取暖”的历史轮回
新华社· 2025-06-10 19:37
英欧关系新动态 - 英国与欧盟达成多项协议,包括取消动植物产品常规边境检查,预计每年为英国经济贡献近9亿英镑 [1] - 英国获准参与欧盟价值1500亿欧元的国防联合采购计划,为军工企业打开新市场 [1] - 渔业争议妥协安排延长欧盟渔船在英国海域作业期限至2038年 [1] - 设立年轻人跨境工作生活机制,解决英国"脱欧"后边境排长队问题 [1] 地缘政治与经济驱动因素 - 美国单边行动促使英欧加速防务自主化,英国军工企业参与欧洲军备计划是对"美国不可靠"的回应 [2] - 美国对欧盟钢铝加征关税迫使英欧搁置分歧,双方通过简化食品贸易流程共同应对供应链挑战 [2] - 英国"脱欧"后经济遭受重创,GDP缩水、通胀严重,对欧出口大幅下降 [3] 英国战略调整与行业影响 - 英国从"全球英国"战略转向务实主义,接受部分欧盟规则换取市场准入 [3] - 英国金融业外流、劳动力短缺等结构性难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4] - 地理邻近性与经济依存度推动英欧合作超越政治口号 [4]
消费新趋势藏着哪些机会?专访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17:37
4月经济数据表现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1%,环比增长0 22%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 1% [1] - 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7024亿元,同比增长4 0% [1] 工业与制造业发展 - 装备制造业增长9 8%,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4] - 短期可通过财政支持、首购补贴、政府采购等方式为新兴技术产品提供市场保障 [4] - 中长期需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优先关注可持续性强、与民生需求紧密相关的领域 [5] 房地产市场政策 - 短期政策重心可向"稳需求"倾斜,如推进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优化因城施策 [5] - 中长期需构建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租购并举结构 [6] 消费潜力释放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品类两位数增长,可引入差异化补贴机制激发下沉市场潜力 [8][9] - 服务消费需放宽民营准入,提升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 [9][10] - 企业可聚焦"教育+科技"、"医疗+智能设备"、"养老+定制服务"等方向拓展新增长点 [11] 外贸形势与策略 - 4月出口同比增长9 3%,新兴市场拓展有效缓冲传统市场需求放缓 [14] - 需加强东盟、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布局,提升产品附加值 [14][15] - 未来需深化RCEP与"一带一路"合作,以数字化、智能化增强中高端市场竞争力 [16] 收入分配与社保改革 -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推动中低收入群体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11] - 扩大医保覆盖、完善育儿补贴政策可降低家庭不确定性预期,增强消费意愿 [11] - 政策需注重稳定性与前瞻性,引导消费者形成积极收入预期 [12]
专访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房地产政策重心应向“稳需求”倾斜,企业可顺应“新务实主义”消费趋势|大咖谈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14:54
经济数据表现 - 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22% [1]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1% [1] - 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7024亿元,同比增长4.0% [1] - 1—4月装备制造业增长9.8%,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 [2] 消费领域 - 消费模式从"外炫"向"内娱"转型,企业可聚焦"质价比"和"配套感"需求,推动"教育+科技"、"医疗+智能设备"、"养老+定制服务"等融合 [1][8]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品类两位数增长,建议对三四线及农村市场推出"首购补贴+贴息"组合工具 [6] - 服务消费需放宽准入,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并加大公共服务投入 [7] - 收入分配改革可通过稳就业、创业支持、技能提升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完善社保体系降低家庭支出不确定性 [9] 房地产政策 - 短期政策重心向"稳需求"倾斜,推进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优化因城施策、强化金融支持 [4] - 中长期需构建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租购并举结构适配度 [5] 制造业与投资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高增长,建议政府通过财政支持、首购补贴、政府采购保障新兴技术产品初期市场 [2] - 鼓励企业向高附加值和高质量终端拓展,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优先关注可持续性强、民生相关领域 [3] 外贸形势 - 4月出口同比增长9.3%,新兴市场(东盟、非洲、中东)拓展缓冲传统市场需求放缓 [11] - 外贸需加强宏观层面产业链布局、深化RCEP与"一带一路"合作、微观层面提升数字化与智能化竞争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