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募资环境承压
icon
搜索文档
中小GP正向“轻量化”转型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25 18:1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小投资机构普遍采取轻量化运营策略以应对募资压力和管理费下降 通过外包非核心职能 共享团队资源 精简组织架构和放缓投资节奏等方式降低成本 维持生存能力[3][4][7][8][10] 行业运营策略转变 - 中小GP将财务 法务 投资者关系等非核心职能外包 与其他机构共享团队资源以降低日常运营费用[3] - 为节约差旅预算 对距离较远项目改用远程沟通与线上调研 非领投方常采用其他投资机构的共享尽调报告[3] - 通过抱团模式共享项目来源与投资团队 维持项目拓展能力的同时分摊前期尽调和管理成本[3] - 投资团队中广泛采用兼职人员 部分机构团队中约一半为兼职 甚至有机构仅合伙人为全职 其余全为兼职 以降低人力成本并积累产业资源[4] - 精简组织架构 压缩办公面积 迁入联合办公场所或转向远程协同办公 减少固定成本支出 部分机构已采用共享办公模式[4][5] 行业环境压力 - 募资环境持续承压 2024年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新设数量合计4143只 较2023年同期下降44.1% 新备案基金募资总额4121.42亿元 减少近四成[8] - 单支创投基金平均规模降至1.338亿元 创近十年新低 尽管基金数量达2.51万支 总管理规模突破3.36万亿元[8] - 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费计提机制趋严 政府投资基金的管理费一般以实缴出资或实际投资金额为计费基础 标准每年合计不超过基金实际投资金额的2%[9] - 管理费费率整体下调 直投子基金费率从每年2%降至1%–1.5% 个别地方甚至降至1% 部分引导基金将管理费支付与绩效考核挂钩 未达要求需退回已拨付管理费[10] 机构战略调整 - 放缓投资节奏 集中精力管理存量项目 延长资金使用周期 成为中小GP的现实选择[7] - 行业正向轻资产 重绩效方向转型 通过压降成本 优化结构 灵活用人以及聚焦核心投资能力寻求生存与发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