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文化)
搜索文档
【环时深度】哈佛大学告政府背后:教育引发的美国政治分化
环球时报· 2025-04-24 06:40
事件概述 - 哈佛大学于4月21日起诉美国联邦政府,指控其以冻结数十亿美元科研拨款为手段干涉学术自主,成为首所因此起诉联邦政府的高校[1] - 诉讼标志着美国高等学府与联邦政府之间的角力出现重大升级[1] 法律诉讼依据与策略 - 哈佛大学援引《行政程序法》、1964年《民权法案》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对9个联邦政府部门提出6项指控[2] - 哈佛大学聘请与保守派建制派关系密切的重量级法律界人士代理案件,计划利用联邦政府行动的仓促性进行反击[2] - 哈佛大学指出联邦政府在处理反犹主义问题时采取了不正当捷径,在全面调查前就冻结资金[2] - 法律专家认为哈佛大学在此次法律战中优势很大[3][6] 哈佛大学的财务状况与潜在压力 - 哈佛大学拥有530亿美元的捐赠基金,但约70%为专款专用,不能随意支配[5] - 2024年运营预算为64亿美元,其中约1/3来自捐赠基金,16%(约10亿美元)来自联邦政府拨款[7] - 联邦政府冻结了22亿美元的拨款,要弥补此资金缺口需捐赠基金增加400亿美元[7] - 联邦政府威胁取消哈佛大学免税地位,该地位在2023年为其节省了1.58亿美元的房产税[8] - 哈佛大学捐赠基金中约有20%(超过100亿美元)的使用不受限制,即使动用5%也足够支付诉讼费用[8] 政治背景与两党分歧 - 美国联邦政府对至少60所大学就校园反犹太主义展开调查,并对7所顶尖高校实施经费审查或冻结措施[10] - 保守派长期对高等教育机构不满,认为大学对保守派怀有敌意并推行左翼议程[10] - 多元化、平等、包容文化项目成为美国分歧最大、两极分化最严重的问题之一,85%的共和党人认为应取消该项目,而同样比例的民主党人支持继续[11] - 受教育程度引发政治分化,拥有大学学历的选民更可能支持民主党[13] 事件影响与舆论应对 - 哈佛大学为对抗政府施压,在国会大力游说共和党人,并聘请亲特朗普的游说企业[9] - 哈佛大学进行舆论战,重新设计网站展示成就,强调其研究与公众的相关性[9] - 此事件被视为美国国内两极分化和意识形态分裂对抗的缩影,可能进一步加剧民间及两党间的极化[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