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抗日救亡

搜索文档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这位华侨领袖为何如此断言?|广播剧《南侨赤子》
央广网· 2025-08-23 15:49
南洋华侨抗战组织与行动 - 九一八事变后华侨华人组织救亡团体并踊跃回国参战 为抗战事业提供重要支援 [1] - 1938年10月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南侨总会) 陈嘉庚担任主席 实现南洋800万华侨超越地域政党和阶层的空前大团结 [8] - 南侨总会负责招募组织华侨机工回国服务 承担滇缅公路国际援华物资运输重任 [2] 陈嘉庚的领导与号召 - 陈嘉庚在1938年南侨总会成立时号召"国家大患一日不能除 则国民大责一日不能卸" 强调持续支援前线 [1] - 1928年济南惨案后陈嘉庚当选新加坡山东惨祸筹赈会主席 领导南洋华侨第一次有组织有领导的抗日行动 [9] - 陈嘉疾呼"爱国而无团结则如一盘散沙 既团结而不爱国则团结亦属空泛" 成为凝聚侨心的精神旗帜 [8] 南侨机工的具体贡献 - 3200多名华侨青年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 1939至1942年间累计抢运军需物资45万余吨 日均输入量超过300吨 [4][10] - 机工面临瘴疟暴雨悬崖和敌机轰炸四重危险 超过1000名南侨机工牺牲于滇缅公路 [4][10] - 招募条件严格且薪酬微薄 但未影响华侨青年回国报国的决心 [2] 华侨经济与物资支援 - 华侨捐款购债与侨汇构成国民政府外汇收入主要支柱 在国际援助有限的艰难时期提供关键支持 [8] - 从飞机坦克车辆到被服药品 南洋华侨持续捐输国内急需的各类战备与生活物资 方式多样源源不断 [8] 陈嘉庚的延安之行与认知转变 - 1940年陈嘉庚访问延安 亲身感受共产党人平等质朴作风 包括"南洋女学生无敬礼便坐谈话毫无拘束" [13] - 延安露天设宴旧桌报纸为布 与重庆谒蒋三鞠躬层层戒备形成鲜明对比 [14] - 陈嘉庚坦言此前认为"中国至少还要五十年才有希望" 访问后郑重改口"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