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支援抗战

搜索文档
阿公珍藏在铁盒里的勋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9 13:17
南侨机工历史贡献 -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20万滇西民众9个月内建成1146公里滇缅公路,3000余人牺牲于筑路现场[1] - 1939年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号召下,约3200名华侨青年组成"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主要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1] - 机工们保障近50万吨战略物资运输,占国际援华物资总量90%,逾千名机工牺牲于日军空袭和险峻路况,平均每公里牺牲一人[3] 滇缅公路运输实况 - 机工夜间行车禁用灯光,3米宽悬崖路段依靠车尾黄布条导航,面临日军轰炸、疟疾、翻车三大致命威胁[2] - 西南运输处训练所短暂培训后,机工分赴滇缅公路各段,佩戴刻有青年与方向盘图案的荣誉纪念章[2] 华侨抗战支援形式 - 马来西亚华侨通过购买1937年发行的救国公债支援抗战,部分债券被战火损毁[3] - 侨批信件加盖"抵制仇货 坚持到底"印章,反映华侨"山河重光"的集体意志[3] 历史传承现状 - 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2018年建成,收藏机工历史文物,吸引后代参访形成"历史接力"[3] - 博物馆留言簿显示年轻一代通过家族勋章等实物重新认知英雄历史[3] (注:文档4/5/6/7/8内容不符合公司及行业分析要求,已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