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水

搜索文档
苏州嘉兴联建“幸福河湖”
苏州日报· 2025-06-11 08:21
跨省幸福河湖建设 - 苏州市与嘉兴市共同巡查清溪河并召开跨省幸福河湖创建工作座谈会 计划以清溪河为切入点全域推进太湖流域片幸福河湖建设 [1] - 清溪河全长9 94公里 是"联合河长制"发源地 2018年起吴江区与嘉兴秀洲区开始携手治理 共同聘任联合河长并开展河道清淤 [1] - 2021年10月两地升级成立"江浙治水六方联盟" 将合作范围拓展至整个苏嘉杭运河流域 2023年3月再次签署交界区域水生态环境合作协议 [1] 联合治水成效 - 小天圩河从20多年前的黑臭河转变为2024年江浙首个跨省界村级幸福河湖 央视《治水记》对其联合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2] - 小天圩联合河长村级工作站正在筹建中 预计2024年底前投入运行 [2] 跨界河湖治理挑战 - 苏州吴江区与上海 浙江有50多个交界河湖 涉及居民和企业千万家 这些跨界河湖治理难度较大 [1]
焦点访谈|从“避之不及”到“亲水而居”,这里交出生态治理亮眼成绩单
央视网· 2025-06-06 21:33
水污染治理背景 - 中山市曾是广东"四小虎"之一,工业迅猛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凸显,2012年大部分河涌黑臭问题严重[5] - 2016年、2018年、2021年三次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点名批评水污染治理问题[10] - 早期治理思路以雨污分流为主,但效果有限,截污管道等基础工程缺口大、质量差[5][6] 治理机制问题 - 存在"九龙治水"现象,住建部门、水务局、镇街之间责任划分不清,缺乏统筹[8] - 2021年前治水分工图中,中心区域由住建部门负责,蓝色区域由水务局负责,但镇街不承担责任[8] - 污水管网铺设复杂,需镇街参与群众工作、交通疏导等,但实际推进困难[8] 科学治水改革 - 2021年后成立市治水指挥部,下设治水办全面统筹,设立技术小组把控技术路线[13] - 将23个镇街纳入治水主体责任,乡镇街道主要领导担任流域长[13] - 采用"控源截污"为核心,"四个一体、六污同治"的治水思路[13] - 摸清全市1041条河流明暗口位置,确认污水管网缺口超过6000公里[13] 工业污染治理 - 拆除污染河涌的低效工业地块706个,淘汰落后企业超500家[23] - 规划建设25个环保共性产业园,预计入驻2500家企业,年减少COD排放720吨[23] - 镁光金属等企业通过搬迁至标准化厂房实现集中治污[22] 治理成效数据 - 完成6450公里污水管网铺设,新建扩建17座污水处理厂[25] - 污水处理能力从2021年123.5万吨/日提升至221.5万吨/日[25] -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从45%提升至8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25%提升至98%[25] - 1231个居民小区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3.2万亩养殖池塘完成尾水治理[25] - 城镇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河涌,106条主干河涌基本消除劣V类[25] 经济协同效应 - 近两年累计招商引资超2500亿元,工业投资增速保持珠三角前列[25] - 2024年工业投资总量较2021年翻番[25] - 治水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形成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格局[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