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监督机制
搜索文档
群众工作札记 | “糊涂账”终变“明白账”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16 08:29
事件概述 - 河南省禹州市高庙董村第三村民小组原组长董某因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被查处,涉案资金包括违规领取耕地地力补贴17505.04元、不按规定发放个人工资20100元以及未上交村集体的土地流转金等20余万元 [1][2] - 事件起因于村民集体上访,反映董某任职期间账目从未公开,其辞职后公示的账目混乱不清,引发群众不满 [1] - 镇纪委成立核查组进行调查,最终董某及其他3名村干部受到处理,涉案资金被全部追回 [1][2] 行业普遍问题分析 - 高庙董村案例反映的集体资金“坐收坐支”问题在其他村(社区)也普遍存在 [2] - 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以及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2] 监管措施与整改机制 - 公司推动构建跨部门协同监督机制,整合纪检、组织、民政、财政和农业农村等部门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线索互移、联合核查、整改共促” [2] - 优化“民生监督平台”运行管理,强化群众监督,确保村集体资金流向、资产处置、资源发包等关键环节公开透明 [3] - 推动建立“反映—核查—整改—公示”闭环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和有效整改 [3] 整治成效 - 今年以来,通过深化突出问题整治,公司共查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43件 [3] - 批评教育和处理72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8人,组织处理34人,留置1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 [3] - 举措有效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3]
护航大国工程丨一泓清水润荆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04 08:49
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概况 - 工程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穿越宜昌市夷陵区、襄阳市保康县、谷城县和十堰市丹江口市,输水线路总长194.7公里 [5][8] - 静态总投资551.58亿元,设计施工总工期9年,全程采用隧洞输水 [11] - 建成后将连接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两大国家战略项目,完善国家水网主骨架 [5] 工程建设进展 - 宜昌市夷陵区6号平洞使用双护盾TBM"江汉平安号"掘进,设备总长180米、重3550吨、开挖直径11.93米,月掘进速度约260米 [7][8] - 保康县7号平洞启用"江汉新石器号"TBM,碎石通过传送带运出隧道 [3] - 马良镇8号平洞正在组装硬岩掘进机,多工点同步推进施工 [5] 工程监督机制 - 建立七项联络协作机制,覆盖16家单位形成协同监督网络,包括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纪检监察组、水利部长江委机关纪委及湖北省各级纪委监委 [11][14] - 实施《净水北送"1+1"专项监督工作方案》,每季度通报进展并构建"检查-整改-评估"闭环管理 [11][12] - 采用"室组地巡审"联动监督机制,分级收集问题线索并追责问责 [12] 廉洁共建体系 - 江汉水网公司与27家参建单位签署《廉洁共建备忘录》,同步主合同签订 [16][17] - 制定《廉洁共建实施方案》,要求各方3个月内提交廉政风险清单并相互监督 [17] - 工程现场设置廉洁监督员公示牌,公开举报渠道强化权力监督 [17] 关键环节管理 - 移民搬迁完成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29户全部搬迁,夷陵区查处2起征迁资金案件并实行专户管理 [8][9] - 解决保康县张家山石料场采矿权审批堵点,通过协同监督压实自然资源部门责任 [12][13] - 整改安全生产问题包括完善边坡排水沟、规范事故隐患排查记录等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