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搜索文档
江西赣州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守好乡村振兴“钱袋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10 07:45
农村集体资产盘活与监管 -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通过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实现永丰村众创园厂房整体出租项目成交,为集体增收75.24万元 [1] - 安远县纪委监委清查发现部分村集体存在超长期、超低价合同出租和资产闲置问题,推动盘活2000余万元农村"沉睡资产" [1] - 赣州市纪委监委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乡村振兴资金监管作为重点,采取定期会商、约谈通报等方式强化责任落实 [1] 大数据监督与问题查处 - 赣州市纪委监委搭建农村集体"三资"大数据监督模型,筛查农业补贴数据,发现公职人员违规谋取奖补资金等问题线索 [2] - 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联合评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纪检监察机关同步跟进监督,深挖问题线索 [2] - 今年以来全市农村集体"三资"和乡村振兴领域党纪政务处分634人,严查利用惠农资金谋利等案件 [2] 制度完善与风险防范 - 赣州市推动印发《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化法治化管理指引》,明确合法性审查要求并提供9类合同示范文本 [2] - 试点农村集体"三资"预警监督平台,建立村级审计监督机制,推广"阳光村务码上知"等群众监督平台 [3] - 通过典型问题通报和督办强化跟踪问效,巩固整治成果并转化为治理效能 [3]
河北巨鹿: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整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18 11:29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整治 - 巨鹿县纪委监委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整治,重点解决截留私分、贪污挪用、虚报冒领、资产闲置浪费等基层"微腐败"问题 [1] - 针对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联合多部门推进"三资"清查,对全县291个村级财务账目进行盘点审查 [1] - 通过"纪巡"融合对重点村开展巡察,精准有效纠治问题182件 [1] - 通过"纪审"互动对重点村进行经济审计,出具141份审计建议报告 [1] - 通过"纪财"贯通审查726份农村集体经济合同,重新规范合同17份 [1] 整治成效与后续计划 - 村民已拿回几十亩村集体土地的收益 [1] - 下一步将更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整治,一体推进监督、办案、整改、治理 [2]
右玉要闻 | 石生华调研企业运营、农村集体“三资”及城中村环境整治工作
搜狐财经· 2025-07-04 20:50
企业发展调研 - 县委副书记、县长石生华实地调研右玉县葵葵乐瓜子厂和山西利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电商物流园,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并协调解决困难 [1] - 企业需坚定发展信心,立足优势,抢抓政策机遇,加大创新投入,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以提升附加值和竞争力 [3] - 相关部门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完善园区污水处理、天然气、电力、5G网络、充电桩等配套设施,打造零碳产业园吸引电商企业 [3]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 石生华在新城镇上堡村、下堡村查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了解资产、资源、资金规范管理情况并与基层干部交流 [3] - 强调"三资"管理是乡村振兴基础,需全面掌握底数,规范平台登记,确保数据准确,权属明晰 [5] - 以"三资"管理为切口推进整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健全监管长效机制,实现管理信息化、公开化、规范化以夯实集体经济根基 [5]
姚高员专题研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5-09 10:44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专题研究 - 核心观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坚决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1] -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物质基础 [1] - 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决心,狠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有效破解监督难题 [1] 管理问题整改与制度建设 - 摸清底数、找准管理问题,通过解决个性问题推动共性问题整改,做到系统施策、标本兼治 [2] - 实施靶向整改,对查摆的问题进行清单化管理,层层压实整改责任,确保闭环销号、动态清零 [2] - 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对"三资"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和个性化、针对性指导 [2] 全流程监管与监督机制 - 对登记、交易、处置、分配等全流程实施全链条监管,夯实管理基础 [2] - 深化监督检查,严格防范管理风险,压实"五位一体"监督机制各方责任 [2] - 加强系统化、专业化监督力度,筑牢"三资"管理的"防火墙" [2] 队伍建设与专项整治 - 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懂运营、善管理、守廉洁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队伍 [2] -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实现全域治理有效提升 [2] - 市级相关部门和属地政府要形成专项领域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整改清单,确保问题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2] 经验总结与制度创新 - 及时总结梳理,探索一批能管长远、强基础、促规范的制度机制和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2] - 形成具有杭州辨识度的集中整治标志性成果 [2]
南农晨读 | 五一来北京路 首选广东三宝
南方农村报· 2025-05-01 23:3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 2025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正式施行 重点关注成员权益认定问题 [6][7] - 新法明确界定"空挂户"、高收入人群、出嫁女、公职人员等群体的成员权益资格 防止"两头占"或"两头空"现象 [4][5] - 新增人口如"新媳妇"的成员身份认定规则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5] 农业技术表彰 - 全国1670人获劳动模范称号 其中21名农技人员入选 广东占4席 [12][13] - 广东获奖者包括佛山市高明区农技中心副主任仇志杰、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古幸福等 [14][15][16] 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振兴 - 湛江吴川市黄坡镇岭头村7万斤人参果通过广州江南批发市场36小时售罄 解决滞销困境 [18][19][20] - 汕头潮阳区金灶镇桑葚采用订单农业2.0模式 冷链运输覆盖新疆、黑龙江等远端市场 [22][23][25][26] - 潮南雷岭荔枝发起品牌LOGO征集 最高奖金5000元 突出其"粤东荔枝之乡"地理优势 [46][47][48][49][50] 区域特色产业推广 - 英德红茶五一期间登陆央视四大频道 覆盖CCTV-1/10/13/17 强化"世界高香红茶"定位 [34][35][36][38][39] - 怀集县举办美食节 展示新岗红茶、小竹茶等国家地标产品 同步推广山茶油、诗洞腐竹等农副产品 [54][55][56][57][58]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 肇庆市出台《加强和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重点解决资金、资产、资源管理难题 [43][44][45]
肇庆出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指导意见,确保“管得住、管得活”
南方农村报· 2025-04-30 16:34
肇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指导意见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肇庆出台首份系统性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意见,旨在解决监管制度不健全、资产盘活不足、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14][12][15] - 覆盖全市21578个集体经济组织(含1402个经联社、20176个经济社),数量居全省第四[10][11] - 构建市、县、镇、村四级闭环监管体系,目标实现"管得住、管得活"[15][16] 核心管理措施 产权流转交易 - 推行事前联审联办机制:由乡镇牵头多部门联合审查流转事项的用地规划、民主程序等合法性[19][20][21] - 实施线上分级交易:按东南/西北片区设定交易限额标准,限额以上通过"三资"平台线上竞投,限额以下需线下招标并补录平台[22][23][24][25][26][27] 财务监管创新 - 实行备用金限额管理,鼓励探索"村务卡"制度以实现无现金化全流程留痕[28][29][30] - 规范债权债务管理,严禁"白条入账""公款私存"[30][31] 小微工程监管 - 建立全链条监管制度,按项目规模分级操作:限额以下项目可通过三方比价评标,限额以上需平台线上竞标[32][33][34][35][36] - 立项前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防止暗箱操作[34][36] 配套保障机制 - 探索建立"三资"管理激励机制,对资产盘活增值给予表彰奖励[37][38] - 推行公章"一柜两锁三签名"制度:由村党组织集中保管,用章需三方签名[39][40][41][42]
广东江门新会区:线上线下协同监督 守护村集体“三资”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4-30 11:23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 -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纪委监委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监督检查 重点排查村集体资金管理混乱 合同不规范 资产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1] - 线上建立优化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网上交易平台及手机软件 推动交易信息从"墙上"搬到"网上""掌上" 通过数据关联实现全面筛查 [1] - 线下结合实地走访核实和查阅账目 线上线下协同监督 共清理整改不规范合同552份 追缴或核销应收未收款1.41亿元 [1] 问题线索查处机制 - 纪委监委深化运用与巡察 信访 审计等部门建立的问题线索移交机制 全面收集和分析问题线索 [2] - 2024年共梳理排查涉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线索53件 立案20人 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人 [2] 监督整改措施 - 通过印发工作提醒函 召开专题会 定期通报 跟踪督办 约谈提醒等方式压实农业农村局责任 [1] - 督促围绕经济合同 财务管理等方面开展检查督导 建立问题清单并跟进整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