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物馆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古装闯关+风琴live!暑期博物馆新玩法不重样
央视新闻· 2025-07-06 14:11
鼓浪屿音乐旅游 - 鼓浪屿风琴博物馆收藏70台来自世界各地的风琴,其中亚洲最大的百年管风琴为镇馆之宝[2][4] - 博物馆推出"音乐剧场"体验,通过现场为默片配乐实现沉浸式观影,游客反馈震撼[12][14] - 全岛设置共享钢琴、街头艺术家演出,暑期将举办近百场音乐活动,国有景点延时开放至21点[15][16][17] 山西太原暑期文博活动 - 山西自然博物馆岩石、矿产、古生物化石及珍稀物种标本最受亲子家庭欢迎[18] - 太原市图书馆暑期客流增加,家长通过阅读减少孩子电子产品使用时间[19][22] 新疆长城文化研学 - 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展示11座烽燧及600余件文物,通过场景复原吸引研学团队[23] - 学生通过实物接触弥补课本知识,馆方设计问答环节强化学习效果[24][26] 甘肃博物馆沉浸式体验 - 甘肃省博物馆首创"换装+情景剧+任务互动"模式,游客可扮演历史角色完成文物探索[27][28][30] - 活动串联唐三彩人俑等代表性文物,通关需答题互动,游客反馈知识吸收效果显著[31][33][34] - 暑期取消周一闭馆,新增彩陶工坊等体验项目[36]
走进博物馆,读懂一座城(文化中国行)
人民日报· 2025-06-03 06:02
图①: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外景。 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供图 图②:游客在参观首都博物馆"通史陈列"多媒体展项。 首都博物馆供图 图③:智化寺京音乐表演现场。 受访者供图 最近,北京的博物馆格外热闹。首届北京博物馆季从5月18日持续至10月8日。端午假期,围绕"文物告 诉你 何以中国节"主题,51项展览和文化活动举办,观众在博物馆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北京市有备案博物馆和类博物馆近300家,2024年接待观众约1亿人次。走进博物馆,读懂一座城。在一 座座可感、可探、可听的博物馆里,观众了解古都今昔,触摸历史细节。 ——编 者 可感:数字光影讲述北京通史 70万年人类史、1万年文化史、3000余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如何向人 们讲述北京的历史?利用数字技术,首都博物馆"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陈列"(以下简 称"通史陈列")为观众开启跨越时空的沉浸式探索之旅。 序厅中间,一个巨大的立体白模沙盘,随着光影变化,辽金元明时期的城址和五大水系的影像依次叠 加,北京城市格局的演变清晰明了。环绕四周的立面投影,则通过呈现不同方位的地理环境,并交融城 市天际线景观,构建起"俯瞰环视"的展 ...
文化中国行丨3000多岁的对“象”、奇幻的昆虫世界……这些博物馆能玩又能学
央视新闻· 2025-05-17 13:41
明天(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备案的博物馆,已经有将近7000家,珍藏着无数珍贵的文物,在素有"青铜器之乡"美誉的陕西宝鸡,有 着我国第一座以青铜器命名的青铜文化专题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这里馆藏文物48万多件,以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商代和周秦青铜器为主,"中 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录,就出现在镇馆之宝:何尊之上的铭文中。 3000年象尊憨态可掬 青铜萌兽话西周 我们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探访这里的另一件珍藏:一只3000多岁、憨态可掬的象尊。 总台记者 甘轲晗: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除了庄严肃穆的青铜礼器和青铜兵器之外,还有一些生动活泼、寓意丰富的动物形青铜器。今天,我就带大家见 一位特殊的对"象"。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件西周象尊,出土于1974年的宝鸡茹家庄鱼国墓地,它的高度是达到了23.6厘米,重量达9斤,肥硕丰满的体态,堪称青铜器中的"萌系担 当",四只健壮的小粗腿,鼻子高扬,象身之上,凤鸟纹优雅灵动,以云雷纹为衬底,中间又巧妙地填以三角形几何纹,在器盖上饰有四组卷体蛇纹,纹饰 布局错落有致,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相信大家应该也猜到了它的功能,没错儿,这枚象尊是盛酒器。我们都知道,大象通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