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物馆
icon
搜索文档
古老文明焕发文旅新活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5 09:20
初秋时节,四川广汉鸭子河畔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河畔旁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内,被网友戏称为"火 锅之源"的陶三足炊器等特色文物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人们驻足于这些遗珍前,凝神观赏,感受古 蜀文明深邃而独特的魅力。 2024年,三星堆博物馆接待游客近600万人次,三星堆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约2亿元。三星堆博物馆,正以 其独特的文物魅力、创新的装修设计、丰富的文创产品,释放文旅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古蜀 文明,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的金面罩旁,游客们俯身屈膝站在面罩后方,通过调整镜头角度,将金面罩"戴"在自 己脸上。"我专门提前学习了拍摄技巧,为了让'戴'的效果更加逼真。"江苏游客史女士说,除了金器, 众多造型奇特的青铜器她也非常感兴趣。 游客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参观。 龙喜学摄(人民图片) 馆里的1号青铜神树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数千年前工匠们的超凡铸造技艺。1号青铜神树现高近4 米,气势不凡,整体结构精巧,共分三层九枝。每一根枝节的顶端,都站立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鸟。在神 树的一侧,一条龙蜿蜒而下,主身依附在神树主干之上,前足稳踏神树底座之上,昂首挺胸的姿势好似 在守护着这棵神树。 新馆内 ...
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见证巴渝文化的璀璨造物
经济观察报· 2025-09-15 08:29
(原标题: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见证巴渝文化的璀璨造物) 这里馆藏的青铜虎钮錞于,是我所见过的最精美的,无愧"錞于王" 之誉。錞于是中国古代青铜打击乐 器,主要用于军中指挥。其形制多为椭圆筒状,上粗下细,顶部常设虎形钮,故称"虎钮錞于",与巴人 的虎图腾崇拜相关。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陈列的这件虎钮錞于是战国时期的,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同类器 物中体量最大的,给人以一种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王者气息尽显。 除了大,它的工艺还尤为精湛。顶部的虎形钮纹饰雕刻清晰,极富美感。而且在盘面上还雕刻着椎髻人 面、羽人击鼓与独木舟、鱼与勾连云纹等五组图语。 另外一件动物造型的青铜器也十分值得一看,它就是青铜鸟形尊,它融多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大雁 头、鱼嘴、鹰喙鼻、兽耳、凤冠、鸽身、鸭脚。除了它独特的造型之外,它周身满布的细腻纹饰也让我 印象深刻。得益于优秀的灯光设备,参观者能够从各个角度清楚地欣赏到它满身的纹饰。尤其是那些细 密的羽毛状纹饰,更是凸显了巴人高超的的铸造工艺。 东汉 灰陶辟邪摇钱树座 汉魏 乌杨阙 南朝 青釉莲瓣纹瓷碗 南朝 青釉莲瓣纹长颈瓷瓶 隋 青釉盘口瓷瓶 唐 长沙窑青瓷荷花纹执壶 宋 彭县窑折枝花双鱼纹陶印模 ...
2860万人次!跨界融合的江苏“博物馆之夏”
新华日报· 2025-09-15 07:12
博物馆行业暑期表现 - 江苏省备案博物馆暑期接待游客达2860.79万人次 [1] - 博物馆通过AI、AR等数字技术实现体验升级 [1] - "博物馆+"模式推动与旅游、体育、教育等领域融合共生 [1] 博物馆+旅游 - XR沉浸式体验展吸引跨市游客专程参观 [2] - 云冈石窟特展联合三省9家博物馆展出120余件文物及3D复原展品 [2] - 延时开放博物馆周边2公里夜间消费同比增长25.2% [3] - 周边游客住宿和娱乐消费分别同比增长20.1%和49.4% [3] - 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开馆不足两年接待观众超58万人次 [3] 博物馆+体育 - 博物馆推出免预约参观福利吸引球迷群体 [4] - 开展非遗体验活动如绳结制作、牙雕制作等 [4] - 暑期全省博物馆文创营业额达1.48亿元 [5] - 泰州博物馆推出"苏超"主题文创产品 [5] - 跨界合作吸引年轻群体关注传统文化 [5] 博物馆+研学 - 抗战纪念馆暑期接待200余万参观者创近年新高 [7] - 18岁以下参观者近40万人次 [7] - 南京市博物馆推出100余项主题展览及研学活动 [7] - 江苏省举办展览、研学、夜游等活动1500余项 [7] - 包括400多场夜游和200多个精品展览及研学活动 [7] - 南京博物院推出330场教育活动吸引5158人参与 [8] - 开展社区文博知识推广活动延伸公共服务 [8]
2025服贸会|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馆长柏群:“活态传承”发力老字号博物馆赋能文商旅融合新发展
北京商报· 2025-09-14 17:33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燕京八绝博物馆已建成2座备案博物馆、3座场馆,年均举办超100场文化活动,展览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余期"燕京八绝 长安讲堂"更让非遗大师走进公众,鲜活诠释了"活态"的价值。 在以"老字号博物馆的创新消费密码"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环节,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馆长柏群表示,老字号办博物馆有天然优势。特色产品、深厚文脉、工艺 大师资源以及独有的制作工具与技法,都是核心支撑,而"活态传承"更是其区别于其他博物馆的关键。 北京商报讯(记者 翟枫瑞)在全方位构筑消费新格局的大语境中,老字号已成为打造独特创新消费场景、深度挖掘消费潜能的重要力量。9月14日,作为深 蓝智库年度论坛系列活动,以"寻找老字号消费力"为主题的2025寻找老字号消费力沙龙在服贸会期间举办。 此次沙龙聚焦探讨老字号如何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创新实现品牌年轻化、时尚化、国际化,引领国潮消费新风尚。沙龙活动由北京市商务局指 导,北京商报社、北京老字号协会主办,深蓝媒体智库作为智库平台。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正以"博物馆之城"建设为重要抓手,不断夯实文化根基、彰显文明魅力。如今,随着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方案的落地,老字号 ...
小陶片体现大历史(上新了)
人民日报· 2025-09-13 06:17
在"手铲释天书——田野考古与文保科技的探索体验"单元中,观众看到我们展出的专业工具:探铲、手 铲及各类测绘工具,还有考古人员手写的探方记录、发掘日志、遗迹草图等,还有以模型的方式展出的 室外考古全流程。在一个放大的探方壁上通过实际土样和互动装置来展示土质土色,观众可以直观了解 室外考古如何开展。 建设数年之久的苏州考古博物馆开馆了。考古博物馆的首要使命是揭示历史真实、传播考古知识。作为 江苏省首家考古类博物馆,为考古学"正名"是首要追求。 小陶片体现大历史。苏州考古博物馆是以苏州出土文物为基础展品的一个专业博物馆,考古人非常喜 欢,但如何平衡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的需求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我们会加倍努力。 (作者单位:苏州考古博物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3日 07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为了和综合类博物馆有所区分,我们按照考古研究的思路,确定了以遗迹单位、典型器物组合、时间顺 序为考量标准,精心选取千余件/组文物作为展陈重点。观众可以通过一个灰坑、一口水井、一段地 层,看到真实的历史截面。数千年来,古代生活中的光鲜精美其实是凤毛麟角的,普通人的日常用具仍 以各类陶器为主。朴实无华的陶器 ...
在乡村建1000个博物馆:守住乡愁 文化新生 | 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 2025-09-12 20:32
乡村博物馆建设规模与目标 - 浙江已建成超过1000家乡村博物馆 涵盖红色根脉 非遗技艺 乡村记忆等15个类别 完成"十四五"建设目标[2] - 温州龙舟文化博物馆与杭州第19届亚运会竞赛场馆一体化建设 成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龙舟文化的重要窗口[2][7] - 湖州作为最早试点城市 其菰城茶文化博物馆展示唐代以来饮茶方式演变 并展示国际茶文化内容[7] 特色馆藏与文化价值 - 传梭博物馆收藏2.3万多把梭子 来自中国56个民族和20多个国家 体现"手工艺是世界语言"理念[2][7] - 桐乡光影故事馆收藏近百台电影放映机 展示桐乡百年电影放映史 包括浙江首部故事片《人小志大》拍摄史料[5][6] - 龙舟文化博物馆通过传统榫卯结构首饰龙等展品 展现龙舟从传统民俗到现代赛事的蜕变历程[2] 运营模式与创新实践 - 采用多元资金筹措方式 包括非遗保护资金 文物保护专项资金 企业自筹和景区村庄建设补助等多渠道[14] - 龙舟文化博物馆开展为期两年市场普及计划 通过赛事 研学 课程开发 文创产品合作等措施积累人流[15] - 传梭博物馆形成综合性非遗工坊 融合展示展陈 研学 住宿 餐饮等功能 综合性收入占比达60%[16] 青年参与与人才培养 - 90后 00后青年在龙舟文化博物馆负责课件设计 课题研究 活动策划和文创开发等核心工作[3] - 90后执行馆长傅梦帆推动传梭博物馆从废弃厂房改造为多功能空间 并获杭州创业未来之星奖项[10][16] - 33岁馆长朱丽虹主持菰城茶文化博物馆 联合非遗传承人创建大师工作室 在日本世博会展示唐代茶艺[7][8] 文化传承与社会效应 - 光影故事馆设计付费体验项目 包括光影书签制作 老放映员倒片体验和自行车"跑片"等特色活动[16] - 菰城茶文化博物馆提供采茶 炒茶体验 以乡土模式让年轻人感受茶文化而非刻意营造距离感[11] - 泽雅造纸专题馆创新引入纸制桌椅盖碗的新茶饮业态 探索博物馆空间商业化利用模式[15]
打开创新“阀门”工业遗产展新“颜” “老空间+文化IP”激活消费“新”潮流
央视网· 2025-09-12 12:18
央视网消息:日前,河北首家电影主题综合性博物馆——涿州电影博物馆正式开馆。这座博物馆在原涿州市磨床厂的旧址上改造而 成,通过丰富的实物展品以及现代化的展陈手段,在旧厂区里重现光影魅力。 在涿州电影博物馆放映机展区,一台1984年出厂的"井冈山牌"放映机,正在放映1952年版的《南征北战》。 博物馆里,近200台不同年代的电影放映机、2万多张建国后各类题材的原版电影海报、千余本老胶片吸引了很多电影爱好者。其 中,"镇馆之宝"——1940年代出厂的"天极牌"电影放映机,最受大家关注。 涿州电影博物馆馆长李尚哲介绍,"天极牌"电影放映机从1939年哈尔滨建厂到1950年移交地方国营,它的变迁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 工业史。他们希望通过这些可触摸、可感知的老设备,让观众不仅看电影,更能读懂电影的历史。 此外,馆内还特别设置了5个电影放映室、皮影互动区和中国动画展区,游客可以通过屏幕与皮影互动,重温《小蝌蚪找妈妈》 《大闹天宫》等经典动画的创作故事。 2024年3月,涿州市启动对原涿州市磨床厂旧厂区转型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工程,涿州电影博物馆便是其中的核心文化地标。 李尚哲表示,这座博物馆融合了文化科普、博物展示、互动体验 ...
杭州西湖博物馆20周年 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样本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8:56
原标题:杭州西湖博物馆20周年 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样本 9月11日,杭州西湖博物馆举行建馆20周年纪念活动暨"守护文化遗产 传承历史文脉"学术研讨会, 专家学者齐聚,共商西湖文化保护、利用与传承之道。 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当年的申遗办公室就设在我们馆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来杭实地考察的首站也选址于 此。"潘沧桑表示,如今,该馆已成长为阐释西湖文化价值、推动遗产保护传承的关键平台,其发展历 程也成为中国文博事业高速进步的生动缩影。 建馆20年来,该馆从建馆之初"零文物"状态,逐步发展成拥有17763件(套)藏品、累计服务游客达 2300万人次的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该馆不仅累计举办展览254场,开展文化活动超5000场,还成为 G20杭州峰会和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国际文化交流的核心地标,向世界展现杭州的文化底蕴。 "民众参与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潘沧桑说,从西湖申遗,到当下馆内的民众志愿 讲解员,民众始终是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们化身文化遗产的"代言人",拉近了世界文化遗产 与社会的距离,也让"主动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曹丹) 9月11日,游客 ...
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超7000家
长江商报· 2025-09-11 16:12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李璟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9月10日披露,"十四五"期间,相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关于博物馆 展陈展览、公众教育、开放服务等一系列改革发展政策文件,为博物馆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 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7046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1660家,基本建立起类型丰富、主体 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我国博物馆事业实现蓬勃发展。 在藏品征集和文物保护方面,全国博物馆新增藏品889.2万件/套,各地公布馆藏一级文物名录,摸 清全国馆藏一级文物家底,实施一批重点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和珍贵濒危、材质脆弱的馆藏文物保护修复 工作,有效保护国家珍贵文化遗产。 在传播文化、服务公众方面,五年间,中央累计投入免费开放补助资金超150亿元,接待观众超41 亿人次,连年组织"博物馆里过大年"等活动,积极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丰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 平,有力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方面,全国每年举办展览超4万个、教育活动超50万场次,有力推动了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充分 ...
世界遗产达60项 博物馆年接待观众近15亿人次 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人民日报· 2025-09-11 09:31
在传播文化、服务公众方面,5年间,中央累计投入免费开放补助资金超150亿元,博物馆接待观众超41 亿人次,连年组织"博物馆里过大年"等活动,积极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 力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 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文物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 务院决策部署,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历史性成就。 文物保护状况全面改善,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向好 坚持保护第一,守护国之瑰宝。"十四五"时期,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成效明显。饶权介绍,近2000 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有力推进,1200余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有效实施,37个革命文物保 护利用片区集中连片保护。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向好,在整治法人违法、打击文物犯罪、防范安全风险方 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文物保护立法实现重要突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 文物事业进入依法治理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