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报国

搜索文档
“多少人流血牺牲,才换来我们的胜利”(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7-28 06:22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这是一篇关于抗战老兵沈长龙的人物特写,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关键要点
“军营就是我的家”:新兵周宇在战友关怀中重获温暖
新华社· 2025-07-07 07:0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讲述了一名新兵周宇的成长故事以及他与战友、家乡学弟学妹之间的情感互动。以下是关键要点的总结: 周宇的个人成长 - 周宇幼年丧母,入伍前父亲也因病离世,命运多舛但参军报国的梦想支撑他前行 [4] - 刚到新兵连时性格内向不合群,训练成绩不佳,3000米跑最初不合格 [7] - 在班长林红和战友们的帮助下,通过特训计划一个月后3000米跑成绩提升至全连中游水平 [7][8] - 从入伍前的内向沉默转变为笑容灿烂、皮肤黝黑、肌肉健硕的军人形象 [6] 战友关怀与部队培养 - 指导员张建秀和班长林红等干部骨干对周宇给予特殊关注和帮助 [7] - 战友们用各种方式默默关心周宇,包括陪练、理论辅导、生病照顾等 [7][8] - 部队大家庭的温暖让周宇感受到"军营就是我的家"的归属感 [11] 家乡互动与情感纽带 - 周宇的母校衡南县岐山镇联合中心小学56名学生给边防战士写信 [4] - 学生们在国防教育课后主动提出给校友周宇及其战友写信表达敬意 [5] - 信件和手工作品从湖南衡阳跨越4000多公里送达新疆塔城边防部队 [5][6] - 周宇读到学弟学妹们稚嫩而真挚的问候信时深受感动 [8] 集体影响与军人荣誉感 - 读信活动引发新兵们分享各自入伍后的成长变化 [9] - 战士李志军分享自己从80公斤减重15公斤、3000米跑达优的经历 [9] - 战士夏智超表达被学生牵挂所激发的军人荣誉感和职责使命感 [9] - 整个新兵连因这些互动建立了更紧密的战友情谊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