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融单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大洗牌,“名单制管理”淘汰中小助贷机构
华夏时报· 2025-05-15 08:41
监管政策与行业洗牌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商业银行自2025年10月1日起对助贷平台运营机构和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 明确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合作 外国银行分行等机构参照执行 [1][4] - 名单制管理旨在筛选合规机构 淘汰无资质或风控能力弱的助贷平台 行业集中度和合规性将大幅提升 [1][5] - 政策要求商业银行将担保费 会员费等附加成本纳入综合融资成本核算 部分实际利率突破24%的助贷平台被排除在合作名单外 [4][6] 金融机构响应与名单披露 - 尚诚消费金融已公示34家合作机构 包括平安融易 蚂蚁智信等20余家贷后合作机构 以及微众银行 分期乐等14家产品合作机构 [2] - 广州银行合作17家机构 包括乐信融资担保 蚂蚁消费金融等 承德银行合作蚂蚁集团和京东集团旗下公司 亿联银行公示18家电子支付合作机构 [2] - 合作名单主要涵盖四类机构 融资担保公司 金融科技公司 持牌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平台 [3] 行业分化与影响 - 头部助贷平台凭借合规能力 科技能力和品牌优势更易进入合作名单 并将更注重合规经营 [5][7] - 利率24%-36%的中小助贷机构受冲击显著 因综合成本突破24%红线难以进入名单 导致资金断流和交易量萎缩 [6] - 头部平台通过自营消费场景承接24%以下优质客户 对24%-36%客群采取导流模式 整体运营保持平稳 [7]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名单制管理是近年来金融监管政策细化的体现 此前《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已要求规范合作机构管理 [4] - 政策目标为保护消费者权益 包括个人信息安全 隐私权益和合法金融消费权益 同时保障持牌机构权益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