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法西斯文学

搜索文档
抗战中的文艺丨文通世界激发共鸣 抗战文学成烽火中的精神纽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31 20:29
文学在抗战中的角色 - 文学作为精神抗争的载体 承载抵抗与书写的双重力量 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精神纽带 [1] - 文学界通过引入反法西斯星火和传播中国人民英勇抗争 推开世界之窗 [1] 翻译作品的传播与影响 - 《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发表222篇翻译作品 其中142篇来自苏联作家描绘的革命战争 [2] - 苏联作品如《苏联红军小故事》《列宁和一个哨兵》传递人性不屈与英雄气概 鼓舞中国军民 [2] - 翻译作品反映自由正义牺牲奉献的价值观 代表当时世界正义之声 [4] 文化交流与抗争姿态 - 翻译家以纸笔为武器架起通往世界的桥梁 阻挡不了文化交流的渴望 [6] - 作家通过翻译以文化姿态和文学姿态进行抗争 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化 [8] 中国故事的全球共鸣 - 中国抗战的民族解放意识深刻影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0] - 艾青诗歌《我爱这土地》入选中国现代新诗英译选集《当代中国诗选》 [11] - 丁玲作品被印度出版社收录 成为中美印反法西斯力量的文学纽带 [11] 文学的精神遗产 - 抗战作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文学贡献中国力量 文脉文化与国家存续相关 [14] - 文学唤醒民众激励斗志 留下永恒抗战记忆 成为民族精神的精神血脉和永恒底色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