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进步势力

搜索文档
统一战线: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深厚伟力
人民网· 2025-08-10 09:28
中国革命经验总结 - 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1] - "三个法宝"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制胜规律,为夺取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 [1] - 中国共产党扛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凝聚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政治主张 [2] -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人民立场,认识到只有动员最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抵御外侮 [2] - 毛泽东同志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的重大论断 [2] 历史主动与民心 - 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大势,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 - 这一关键抉择得到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 [3] - 中国共产党在复杂政治局势中挺立潮头、赢得主动 [3]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 抗日战争时期,敌我国力军力悬殊,必须广泛动员全民族参战 [4] - 毛泽东同志指出"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 [4]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改变近代中国"一盘散沙"状况,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有效方式 [4] 中国共产党的角色 -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杰出组织者和忠实践行者 [5] - 中共中央在1935年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 - 1937年9月,中共中央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宣告两党重新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5] 维护统一战线 - 中国共产党以团结抗战的大局为重,联合进步力量对妥协、分裂和倒退行径进行坚决斗争 [6] - 中国共产党有效阻止了时局逆转,全力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 巩固发展统一战线 - 中国共产党广泛团结民族工商界人士,积极争取地方实力派,联系华侨、宗教界人士 [7] - 许多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大陆,组织各种抗日团体和抗日武装 [7] - 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以各种方式参加抗日活动 [7] 原则立场与重大关系 - 中国共产党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担当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责任 [8] - 毛泽东同志指出"这个中国革命领导责任的问题,乃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8] 独立自主原则 - 中国共产党强调"既统一,又独立",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9] - 中国共产党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抵制国民党借改编吞并红军的企图 [9] 方针策略 - 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 [10] - 对顽固势力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 [10] - 这些方针策略成功维系了国共合作、抗战到底的局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