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古为今用
icon
搜索文档
211件故宫藏品尽展清代宫廷设计潮流
中国新闻网· 2025-07-06 09:18
展览概况 - 故宫博物院与嘉德艺术中心第七次合作推出"达古今之宜——清代宫廷设计潮流"展,展品涵盖青铜器、瓷器、玉器、珐琅器、书画等211件文物,为双方合作中门类最全、体系最完整的一次 [1] - 展览通过"为何仿、如何仿、怎样用"三单元叙事结构,探讨清代宫廷艺术对古代典范的继承与创新 [1] - 展期从7月5日持续至10月8日,策展方强调其学术脉络严密度与观赏性,建议观众多次参观 [4] 核心展品分析 - 乾隆款錾胎珐琅仿古牺尊作为开篇展品,融合錾胎与掐丝工艺,造型仿战国青铜器,体现乾隆朝工艺巅峰 [2][3] - "八卦觚阵"集中展示22件商代至清代的觚器,通过八边形展柜对比呈现仿制品在材料、纹饰上的时代演变 [2][4] 策展理念 - 展览突出"追古不薄今"主线,展示新材料新技术如何为仿古艺术注入新形式,形成"古启新、新变古"的循环 [2] - 故宫博物院强调展览通过200余件文物揭示清代宫廷在材料工艺上的创新,印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新性 [4] - 嘉德艺术中心认为展览突破性地整合了广度与深度,构建了可感知的学术逻辑体系 [4]
毛泽东批评“言必称希腊”的错误做法,指的是哪些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6 17:02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没有涉及公司和行业的具体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总结关键要点。文档主要讨论了古希腊文化对西方和中国的历史影响,以及毛泽东对"言必称希腊"现象的看法和中国共产党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这些内容属于历史和文化领域,与公司和行业无关。
“越搞越中国化,而不是越搞越洋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2 06:41
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 古希腊文化在宗教、神话、哲学、文学艺术及科学等方面取得辉煌成就,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础 [1] - 8-10世纪阿拉伯知识界追捧古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和医学的实用性,形成"言必称希腊"时代 [1] - 14-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本质是用古希腊旧瓶装资产阶级文化革命新酒 [1] 毛泽东与"希腊"情结 - 毛泽东早年接触古希腊文化,组织"斯巴达俱乐部"进行意志训练,曾讨论将湖南改造成斯巴达式先进地区 [2] - 十月革命后毛泽东的"希腊"想象从斯巴达转向苏俄,1920年提出组织游俄队建议 [2] - 毛泽东批评抗战时期理论界脱离实际、"言必称希腊"的倾向,强调需结合中国实际 [2][3] 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 - 毛泽东主张吸收外国进步文化但反对生搬硬套,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 [3] -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应大量吸收外国进步文化作为原料,过去工作做得不够 [3] - 提出学习外国长处并民族化,要"越搞越中国化,而不是越搞越洋化" [3] 文化自信与创新 - 吸收外国优秀文化需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制度、思想、文化创新 [4] -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结底是坚定文化自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