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

搜索文档
“走读中国”国际媒体团探访西安: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实践
环球网· 2025-09-17 15:57
9月15日,"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项目记者团走进古都西安,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等11个国家的12位记者探访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大唐不夜城,深入考古现场、漫步唐风街区,在千年文物与现代文旅的碰撞中,见证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创新中的实践探 索。 考古现场 科技展示:兵马俑坑里的 "时间胶囊" 密码 步入大唐不夜城核心区域,一座融合唐代斗拱形制与现代玻璃幕墙的建筑格外醒目——大唐不夜城巧克力博物馆正以"可食用的历史"为主题,吸引各国记者 开启味觉与文化的双重探索。博物馆以唐代饮食文化为脉络,通过3000余件巧克力艺术装置,还原"胡人献饼"、"贵妃品酥"等历史场景。 最令记者们惊叹的是"长安舆图沙盘"参观区,通体用巧克力制成的规模宏大的唐长安城貌尽收眼底,万方来朝,宾客如云。兼收并蓄的唐长安城促进了各 国、各民族的文化交往、经济往来。白俄罗斯记者阿纳斯塔西娅·布涅辛娜(音)对巧克力博物馆的展品印象深刻,购买并品尝了独具特色的巧克力啤酒。 走过了兵马俑和大唐不夜城的阿纳斯塔西娅表示,来到中国"中心点"西安也许是许多人一生仅此一次的经历,因此跟兵马俑合影、穿传统服饰逛街、购买 ...
豫园股份核心业务企稳复苏,展现韧性与潜力
观察者网· 2025-09-16 11:31
核心观点 - 公司正通过结构性变革和业务模式转型应对消费市场变化 实现营收增长和现金流改善 并依托文化自信推动各业务板块复苏与创新 [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91.12亿元 归母净利润6300万元 [1] - 经营性净现金流22.8亿元 同比增长71% [1] - 货币现金117.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 [1] - 资产负债率68.18%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8% [1] 文化战略 - 拥有19个中华老字号 通过IP跨界融合吸引年轻消费者 如宁波汤团店与《天官赐福》合作 松鹤楼推出《时光代理人》主题套餐 [3] - 豫园灯会全球巡展在泰国吸引超400万人次观灯 全球传播声量达12亿 [4] - 以"东方生活美学"理念构建品牌价值体系 推动从制造向创造的转变 [4][5] 珠宝业务转型 - 珠宝时尚板块2025年上半年营收128亿元 其中二季度76亿元 环比增长47% [6] - 从按克销售转向按件销售 将黄金首饰重新定义为艺术品和情感载体 [7] - 老庙与《天官赐福》联名合作首发日销售破百万 新会员注册超2.5万人 [7] 商业地产复苏 - 豫园商场上半年客流近2000万人次 商圈GMV同比上升55% [8] - 物业开发与销售板块营收32.87亿元 同比增长4.84% 毛利率增加5.24个百分点 [8] - 启动大豫园片区建设 打造超级文化商业综合体 [8][9] 政策支持 - 上海市政府支持建设以上海国际珠宝时尚功能区 以大豫园片区为核心 打造黄金珠宝交易集聚地和创新中心 [9]
传媒行业周观察(20250908-20250912):互联网厂商AI布局加速,看好游戏板块Q3高景气,湖南民办高教转营有切实进展
华创证券· 2025-09-15 20:44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游戏板块Q3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 - 互联网厂商AI布局加速 游戏板块Q3业绩高景气确定性较强 [1][7] - 传媒板块明线为AI应用起势 暗线为内容输出带来的文化自信 [7] - 港股科技主线对产业催化敏感 恒生科技值得配置 [7] - 湖南民办高教转营利性有切实进展 看好政策积极推进信号 [7] - 影视政策边际改善 国庆档临近关注催化 [7] - 美联储降息临近+互联网大厂AI催化频出 继续看好互联网标的 [7] 市场表现回顾 - 上周传媒(申万)指数上涨4.27% 跑赢沪深300指数2.89个百分点 [10] - 传媒板块位列所有行业第4位 [10] - 个股方面 幸福蓝海(40.44%)/金逸影视(35.57%)/中国电影(28.16%)领涨 [13] - 港股科技板块 百度集团-SW(18.66%)/商汤-W(14.72%)/阿里巴巴-W(14.64%)领涨 [15] 游戏市场表现 - iOS畅销榜显示腾讯系产品占优 《王者荣耀》《金铲铲之战》稳居前列 [17] - 网易系产品《梦幻西游》处中上位置 [17] - 新游方面 《地下城堡4》9月17日正式上线 《失控进化》9月19日开启测试 [18] 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电影大盘票房(不含服务费)357.27亿元 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4% [21] - 观影总人次9.29亿人 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6% [21] - 9月8日-12日周票房2.62亿元(不含服务费) 观影人次757万人 [22] - 上周影片TOP5为《捕风捉影》(4729万)/《浪浪山小妖怪》(1616万)/《南京照相馆》(1602万) [26] - 国庆档临近 重点影片《731》想看人数达446.47万人 [28] 互联网厂商AI布局 - 阿里巴巴AI催化密集: Qwen3-Max参数规模突破万亿 高德"扫街榜"AI化升级 云栖大会将更新模型和芯片产品 [7] - 腾讯完善元宝垂类场景使用体验 打通腾讯会议生态 探索微信Agent生态 [7] - 快手可灵AI迭代加速: 数字人开启内测 磁力引擎发布AIGC超级员工Kwali [7] - 美团公测AI agent"小美" 搭载自研大模型LongCat [7] 行业重要新闻 - AI冲击传统翻译行业: 蒙特雷高翻院校宣布停招研究生 2025年注册人数约440名 [29] - 阿里双11战略: 以全场景闭环+AI赋能 新增闪购、淘宝直播等场景 [30] - 快手推出AIGC超级员工Kwali 通过一句话生成完整短视频 [30] - 腾讯发布AI CLI工具CodeBuddy Code 编码时间缩短40%以上 [31] 公司公告 - 中文在线大股东深圳利通和上海阅文各计划减持728.50万股(占总股本1%) [31] - 光线传媒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王洪田减持598.37万股 均价20.31元 [32][33]
校馆弦歌丨西南联大博物馆:汲取文化力量 赓续精神血脉
新华社· 2025-09-15 14:54
近日,云南师范大学大一新生们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之旅,他们走进西南联大博物馆,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汲取文化力量,寻找文化 传承的密码。 作者:孙敏、钱磊、王相博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近年来,西南联大博物馆通过多维角度开展互动教学,让更多学生触摸历史,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人格塑造产生深远影响。 ...
到沈阳,赏亦古亦今的文化长卷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10:13
文博矩阵,让历史记忆"暖"起来。浑南区中央公园旁,辽宁省博物馆新馆的展厅里,一位游客正带着孩 子凝视红山文化的代表性藏品——玉猪龙。"这是五千年前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凝聚着先民的智 慧。"作为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年均20余场特展轮番上演,线上展厅更让馆藏珍品"远 行"千里。从纹饰丝巾到文具套装的300余种文创产品,让观众把"历史的温度"带回家。这个暑期,辽宁 省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众多"亲子团""游学团"奔赴打卡。沈阳市副市长刘克斌表示,沈阳正在构 建"博物馆之城",联动各大文博单位,共同构成讲述沈阳故事的文化集群,不断凝聚文气、增添人气。 抗战遗址,让红色基因"强"起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广场上,残历碑的时间定格在1931年9月18 日,自1999年起,每年"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都在此举行。馆内,泛黄的家书、残破的武器、黑白 的照片,串联起壮阔抗战史诗。博物馆开馆30余年来,累计接待观众数以千万人次,还面向青少年开 设"红色课堂",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沈阳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6大文博场馆为主线,精心打造"抗 战记忆之旅"主题精品游径,全面呈现自九一八事变至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的历 ...
新华时评丨全球南方:走出精神自立、文化自信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 2025-09-08 00:56
核心观点 - 报告系统梳理美国全球认知战历史及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动向 剖析其思想殖民的深层动因与危害 表达全球南方追求精神自立与文化自信的共同诉求 [1] - 强调全球南方需通过把握文化主权实现觉醒 以精神自立为前提推动自主发展 以文化自信为根基实现民族强盛 以文明互鉴促进永续发展 [2][3] 美国认知战分析 - 思想殖民通过价值观重塑 文化输出与教育渗透手段 使被殖民者丧失文化认同与历史叙事权 [1] - 科技革命背景下认知战呈现新动向 其深层动因源于维护西方文明优越性与霸权体系 [1] 全球南方发展路径 - 需破除对西方价值观迷信 坚持独立自主发展道路 中国为精神自立提供实践典范 [2] - 需挖掘本土历史文化智慧 通过"第二个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明传统创新融合 [2] - 文明交流互鉴取代冲突对立 反对"文明优越论" 实现多元共生发展模式 [3] 文化主权建设 - 去殖民化不仅是领土资源回收 更需恢复身份认同与重建历史叙事 [1] - 文化自信作为最深沉持久的力量 是民族强盛与独特文明道路开辟的根基 [2]
影视ETF(516620)大涨超3%,AI应用与内容复苏双线驱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4:24
行业趋势 - 传媒行业明线为AI应用起势 暗线为内容输出带来的文化自信 [1] - 2025年成为中国开源大模型爆发及应用格局重塑之年 [1] - AI技术如谷歌nano banana模型在图像编辑领域表现惊艳 有望在影视、游戏等领域加速落地应用 [1] 影视院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达110.02亿元 全年总票房383.28亿元 [1] - 观影人次达8.87亿 国产影片市场份额89.20% [1] - 票房大盘恢复约85% 观影人次恢复约76% [1] 游戏板块发展 - 游戏板块中报业绩亮眼 Q3业绩高增拐点可期 [1] - 版号发放数量创下新高 多端产品趋势上升 [1] IP领域前景 - 长线看好2B转授权业务及2C渠道驱动增长 [1] 影视ETF特征 - 跟踪中证影视指数(930781)从沪深市场选取影视内容提供、发行及渠道业务上市公司 [1] - 涵盖影视制作、网络剧与动漫等多个领域 [1] - 行业配置以通信服务为主 同时包含可选消费、工业和信息技术等行业 [1]
赵裴:非洲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二次觉醒”
搜狐财经· 2025-09-05 07:27
行业核心观点 - 非洲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日益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边缘地带变成重点领域 展现出更大程度的自主性 本土化和多元化特征 [1] - 非洲文化创意产业估值高达580亿美元 到2030年可能占GDP的4% 提供超过2000万个就业岗位 [3] - 产业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促进关系 既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动力来源 又依赖经济整体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推进 [3][4] 产业发展现状 - 尼日利亚"诺莱坞"电影产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 [1] - 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的电影 音乐 时尚等领域投资不断增多 产业结构日趋完善 [1] - 非洲图书市场正在积极探索增长策略 以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1] - 非洲大陆在音乐 电影 时尚等文化艺术领域顽强保留着本土核心元素 [3] 历史背景与变革 - 殖民地时期非洲文化长期受到西方宗主国压制 难以展现充分自主性 [2] - 欧洲国家对非洲文化保持"关注" 但伴随猎奇心理和殖民心态 进行西方意义上的现代化改造 [2] - 非洲迎来"第二次觉醒" 在追求政治自主 发展自立 联合自强的同时 更加注重树立文化自信 [3] - 非盟《2063年议程》将非洲文化复兴列为重要目标 《非洲文化复兴宪章》正式生效 [3] 发展路径与依赖 - 产业维持发展势头依赖于非洲经济整体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 [4] - 需要非洲国家坚持独立自主 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4] - 需要加强非洲大陆内部协调和联合自强 拓展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协作 [4] - 需要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4]
叫好又叫座,暑期档国产电影如何打动观众、走向世界?
央视新闻· 2025-09-02 11:50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达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1] -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1] 头部影片市场表现 - 票房前十影片中国产电影占七部 [5] -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三部影片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5] - 《浪浪山小妖怪》创中国二维动画影史票房新纪录 [6] 成功影片核心要素 - 通过情绪价值与情感共鸣建立观众连接 《南京照相馆》在抗战胜利80周年节点引发国内外观众共鸣 [5] - 青年导演展现新颖创作风格 申奥、於水、大鹏等导演作品更具时代特色 [6] - 深度融入中国文化元素 《南京照相馆》展现中国家国观 《浪浪山小妖怪》构建东方动画视觉 《长安的荔枝》呈现大唐文化 [6] 产业联动效应 - 电影文创、电影美食、电影取景地旅游等衍生消费得到有效拉动 [8] - 国家电影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 推出系列惠民举措 [8] - 与航空公司合作打造"光影之旅" 联合票务平台推出里程积分兑换电影代金券活动 [8]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影消费有力拉动内需 产生消费链式反应 [9] - "电影+"融合思维拓展消费边界 影院成为文化社交和情绪消费场所 [8] - 中国电影纪录持续刷新 观众为好内容付费的消费习惯形成 [9]
陕西为什么拼作Shaanxi,而不是Shanxi?回应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21:48
核心观点 - 陕西历史博物馆使用"Shaanxi"作为"陕西"的官方标准拼音 旨在与山西的拼音"Shanxi"区分以避免混淆[1][2] - 拼音差异源于国语罗马字标调规则 第三声通过重复元音字母实现 "陕"字拼写为"Shaan"形成独特标识[3] - 该拼写方式被陕西省政府、陕西日报及上海地铁陕西南路站等官方渠道采用 体现文化身份独特性[2][3] 拼音规范背景 - 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在汉语拼音版分省地图集中参考国语罗马字标调法 确立"Shaanxi"为标准拼写[3] - 标调规则为:一声不标调 二声加r 三声重复元音字母 四声加h "陕"属第三声故重复字母a[3] 公众认知与官方确认 - 陕西本地00后居民自幼认知该拼写方式 但外地人群普遍存在认知空白[2] - 陕西历史博物馆于2023年8月30日明确回应 "Shaanxi"为官方标准拼音 非错误拼写[2] - 2021年第14届全运会期间已出现类似质疑 上海地铁陕西南路站曾进行十余次解释说明[2] 文化意义 - 多一个字母"a"的拼写方式被视为独一无二的文化身份标识[3] - 既符合国际规则又保持地域文化独特性 体现文化自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