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古DNA鉴定
icon
搜索文档
看科技考古如何还原“世界屋脊”西藏玛不错先民生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4 17:53
玛不错遗址考古发现 - 玛不错遗址是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4400米)、年代最早(距今4000年)、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序列最清晰的新石器时代湖滨遗址,分布面积约22.4万平方米[2] - 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唯一一处新石器时代湖滨遗址,出土大量动植物遗存[1] - 通过古DNA鉴定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等科技手段,揭示了先民生存方式[1][4] 先民生计模式 - 古DNA分析显示家养动物骨骼存在,表明4400米以上高原地区在4000-3000年前已出现放牧活动[4] - 出土骨器"鱼卡"由鸬鹚和鹤的骨骼制成,证实先民对鸟类资源的高效利用[7] - 碳氮同位素分析显示鱼类占先民食谱主导地位,氮同位素值显示人类位于鱼类食物链顶端[8] 湖泊生态系统研究 - 4000年前嘎拉古湖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是现今11倍,稳定生态系统支撑先民四季定居[10] - 鱼骨生长纹路分析显示2/3鱼类夏季死亡,1/3冬季死亡,证实先民全年持续性渔猎活动[13] - CT扫描重建鱼类骨骼三维模型,通过咽尺骨和第二脊椎骨季节性生长带判断死亡季节[11] 科技考古应用 - 超净实验室完成古DNA提取与高通量测序,建立动物身份数据库[2][4] - 骨胶原碳氮同位素技术突破传统考古局限,精确量化先民饮食结构[8] - 脊椎骨生长带分析技术首次应用于高原考古,揭示鱼类季节性生长规律[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