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产业

搜索文档
记者手记丨授人以“菇”——中国食用菌技术让埃塞人的餐盘更丰富
新华网· 2025-06-26 17:12
行业分析 - 埃塞俄比亚食用菌行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当地传统观念认为野生蘑菇具有毒性不可食用,但中国技术引入后消费习惯正逐步改变[3][5] - 埃塞俄比亚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适宜食用菌栽培,且可利用农牧业副产品如秸秆和牛粪作为原料,形成循环经济模式[10] - 食用菌产业具有低耗高效特性,能创造就业机会并改善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10] 公司运营 - 塔德塞农场当前拥有4个大棚,单棚面积200-300平方米,种植品种包括平菇、榆黄蘑、杏鲍菇等[10] - 农场日产量超1000斤(约500公斤),产品通过皮卡运输至亚的斯亚贝巴超市和菜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状态[1][3] - 农场因管理优势成为当地食用菌种植者的学习标杆,并计划继续扩大培育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10][12] 技术合作 - 中国援埃塞高级农业专家组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持,涵盖原料处理、菌种制作、菌袋培养及出菇生产等环节[8] - 专家组已为当地5个食用菌农场提供技术指导,并推广适应当地气候的新品种[8][12] - 2024年8月中国派出8名农业专家赴埃塞,开展食用菌及菌草等领域的培训与示范村建设[12] 市场趋势 - 食用菌消费群体从在埃华人扩展至本地家庭,需求增长显著[3] - 平菇等品种因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在改善当地饮食结构方面潜力巨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