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立族
搜索文档
周人崛起的文明史意义(博古知今)
人民日报· 2025-09-13 06:16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并提及国宝何尊为引子,系统阐述了周族(周人)通过立族、立朝、立教三个阶段崛起的历史进程及其对中华文明形成的深远意义 [1][2][3] - 周人的发展历程被总结为具有丰富文明史意义的成功典范,其经验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宝贵财富,而宝鸡周原遗址被确认为这一文明进程的核心圣地 [3][4][5] 周人立族 - 周人立族拉开了中国漫长农业社会的历史序幕,孕育了中华民族道法自然、勤劳务实、坚韧不拔的文明基因 [1] - 周族始祖姬弃因擅长农业被帝尧举为“农师”,周族发展的关键三步“后稷之兴、公刘复兴、古公勃兴”均根植于举族上下“务耕种”的正确抉择 [1] - 周人总结出“民之大事在农”的历史经验,圣人周公告诫贵族子弟要保持“知稼穑之艰难”的历史警觉 [1] 周人立朝 - 周人立朝是励精图治、以弱胜强的成功典范,开启了“殷周之变”,其成功奥秘在于古公亶父、季历、文王和武王四代族长接续奋斗,显示出高远的政治谋划力和超强的政策执行力 [2] - 古公亶父审时度势,举族迁居周原,避免了灭族危险并通过与姜族联姻迎来发展新机遇,季历通过与商王室联姻跻身统治阶层,文王通过“伐九邦”和“礼下贤者”壮大实力,武王最终赢得牧野之战的决定性胜利 [2] - 营建洛邑是周人立朝、“宅兹中国”的关键举措,国宝何尊完整记录了此事件,这是中华文明从“何以中国”走向“何以一统”的关键一步 [3] 周人立教 - 周人立教以“万世治安”为目标,以“制礼作乐”为手段,通过制度创新带动文化创新,创造出礼乐文明的中华文明新形态,立教是周人“三立”中最不易也最宝贵的部分 [3] - 周初执政者怀有强烈忧患意识,通过对王朝兴亡的反思,总结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治乱之道,强调“以德配天”的统治合法性,实现了从殷商神权政治向西周民本政治的重大转变 [3] - 在文化传统上,周人推动了从殷人尚“鬼”到周人尚“文”的转变,实现了中华文明人文化、理性化的重大转变 [3] 历史地位与考古发现 - 宝鸡周原遗址被确认为周人崛起的圣地、西周王朝的圣都宗周,堪称“礼乐文明摇篮,德政思想渊薮” [4] - 周人崛起的启示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