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体内核
icon
搜索文档
南方科技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7-31 08:00
这项最新研究表明,在远古地球极端低黏度环境下,基于正确核心几何形态的发电机作用展现出与流体黏度无关的特性,证明流体黏度在模拟中的作用可忽略不 计。采用早期地球几何结构的模型产生的磁场强度和形态,不仅与远古古地磁数据相符,且与现今地球磁场表现出显著相似性。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地球磁场 的产生可能已持续存在至少 35 亿年,最初由地核的长期冷却维持,而近期则由固体内核的生长驱动。 目前的 地球发电机 数值模型已成功模拟出类地磁场并接近真实动态机制。然而,热演化模型和古地磁记录表明,在大部分地球磁场历史时期,地球发电机的运行 并不依赖固体内核的存在。对于全液态地核的发电机机制,科学界仍缺乏深入理解。 2025 年 7 月 30 日,南方科技大学 林玉峰 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 : Invariance of dynamo action in an early-Earth model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早期地球模型中发电机作用的不变性,从而对固体内核在产生地球磁场时空变化中的核心作用提出了根本性质疑。 这些发现这引发了关于地球固体内核在产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