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收类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固收占比超九成!建信基金,规模超9000亿
搜狐财经· 2025-08-25 09:23
公司管理规模 - 截至7月底管理规模达9224.83亿元 位列银行系公募前列[1] - 同期交银施罗德和工银瑞信规模分别为4995.32亿元和7823.33亿元[1] 业务结构特征 - 固收类产品规模8405.23亿元 占总规模比例超90%[3][4] - 货币基金规模7345.57亿元 债券型基金1059.66亿元[3][4] - 权益类业务被边缘化 呈现"重固收轻权益"特点[3]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基金净利润分别为199.28亿/22.77亿/87.19亿/190.28亿元[5] - 2022-2023年净利润较2021年显著下滑 受权益类业务滑坡影响[5] - 固收产品管理费率仅0.15%-0.3% 远低于混合型基金的1%以上[5] 权益类业务发展 - 指数型基金规模从2021年三季度168.62亿元增长至548.36亿元 四年增长超三倍[8] - 科创综指ETF首发募集超20亿元 但二季度末净资产降至12.48亿元 较2月减少38.04%[8] - 面临ETF市场竞争压力 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规模达19.9亿元[10] 行业环境变化 - 年内新成立权益类基金608只 发行规模2861.39亿元 占比达44.31%[6] - 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和规模占比同比显著提升[6] - 一季度债券基金规模减少4388.47亿元 货币基金规模下降2776.85亿元[6] - 指数基金规模从2023年三季度5.37万亿增长至四季度5.84万亿[9]
权益类缩水超1000亿,华安基金“换帅”背后压力重重
36氪· 2025-08-21 09:51
人事变动 - 华安基金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学华卸任党委书记职务 由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接任 预计未来将出任董事长 [1] - 徐勇经历横跨政、保、基三界 早年任职上海市政府办公厅 后历任太平洋人寿上海分公司党委书记、长江养老总经理 2022年空降招商基金任总经理 在其管理下招商基金规模一度增长超过1000亿元 [7] 历史规模与业绩 - 朱学华治理华安基金11年 规模从接手时600亿元出头飙升至2025年超过7000亿元 11年规模增长超过6400亿元 [1][6] - 华安基金2021年混合型基金规模最高达1838.97亿元 占总资产比重31.33% [10] - 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 债券型基金规模1379.7亿元 货币型基金规模3038.58亿元 固收类业务占全部业务半壁江山 [12] 权益业务表现 - 2019年至2021年期间 华安基金旗下39只基金收益率超100% 其中19只超200% 7只超300% [10] - 2021年至2024年间混合型基金综合收益率分别为13.57%、-15.26%、-11.42%和6.09% 行业排名第34、58、96及70名 [12] - 截至2024年8月12日 157只混合型基金产品中42只净值亏损在20%以上 占比接近三分之一 [12] 财务表现 - 华安基金营收从2021年36.31亿元下降到2024年31.1亿元 净利润从10.06亿元回落至9.1亿元 [13] 行业地位与历史 - 华安基金为首批五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1998年6月成立 [3] - 2001年9月发行业内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 开启中国公募基金万亿规模时代 [4] - 2009年拥有近800亿资产规模、客户超600万 位列行业第八 [5] 创新产品 - 华安黄金ETF成为亚洲最大黄金ETF 华安德国30(DAX)ETF开启欧洲投资新模式 张江光大园REITs成为首批公募REITs标杆产品 [6] 整合风险 - 华安基金母公司国泰海通证券完成合并 根据一参一控一牌新规 其控股的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必须整合 [3][7] - 海富通拥有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人三张牌照 社保牌照尤为稀缺且牌照主体名称不得变更 海富通名称保留概率更大 华安基金面临被吞并风险 [3][7] 投研团队变动 - 2022年以来多位实力基金经理离职 包括权益投资总监崔莹奔私 谢昌旭跳槽至汇添富 投研实力受巨大影响 [13] - 2015年至2021年期间为振兴权益业务对投研团队大换血 引进饶晓鹏、胡宜斌 提拔蒋璆、李欣、崔莹 培养王斌、陈媛、张亮 引入老将万建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