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货币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通华财富:低风险理财的常见误区
搜狐财经· 2025-08-03 09:46
通华财富认为,很多人对 "低风险理财" 存在误解,觉得 "风险低 = 保本""收益稳 = 不用管",结果要么遇到预期外的亏损,要么因流动性不足陷入被动。其 实低风险理财更考验细节把控,避开误区才能真正实现稳健增值。 通华财富:低风险理财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把 "低风险" 等同于 "保本" 不少投资者觉得货币基金、债券基金 "肯定不会亏",实则不然。低风险只是意味着亏损概率低、幅度小,并非绝对保本。比如 2022 年部分债券基金因持仓 债券价格波动,单日净值下跌 0.5% 以上;2023 年个别货币基金因持仓资产估值调整,7 日年化收益短暂跌破 2%。 正确做法是:了解产品底层资产 —— 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银行存款、国债等货币市场工具,波动极小但仍可能单日收益为负;债券基金主要投资国债、企 业债,若持仓债券遭遇信用风险或利率大幅上行,可能短期亏损。选择时关注 "历史最大回撤"(比如某短债基金近 3 年最大回撤 0.3%),评估自己能否接 受这种波动。 通华财富:低风险理财的常见误区 通华财富:低风险理财的常见误区 误区三:过度集中单一产品,忽视分散风险 有人觉得 "低风险产品反正波动小,全买一只也没事",比如把 ...
波动是常态,N刷塔勒布“反脆弱”哲学
天天基金网· 2025-08-01 20:01
市场情绪与黑天鹅事件 - 上证指数站稳3600点,市场情绪从谨慎转向积极,但历史经验表明乐观共识往往伴随潜在风险 [3] - 2025年前7个月出现美国对等关税、中东冲突等黑天鹅事件,挑战依赖历史数据和线性外推的传统框架 [3] - 黑天鹅事件位于概率分布的极端尾部,传统统计模型常低估其可能性和破坏力,导致风险敞口过大 [4][8] 黑天鹅事件的特征与成因 - 黑天鹅事件定义为极其罕见、超出常规预测范围、具有颠覆性重大影响的事件,如次贷危机、俄乌冲突、关税战等 [6] - 认知偏差导致人类过度依赖历史经验和线性外推,忽视极端异常事件的可能性 [6] - 系统脆弱性表现为过度依赖特定假设或条件,一旦基础被颠覆,系统可能崩溃,如泰坦尼克号的设计缺陷 [7] - 尾部风险被传统模型低估,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因依赖正态分布假设,在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中巨亏46亿美元 [8] 反脆弱投资策略 - 杠铃策略:将大部分资产配置于低风险国债或货币基金,小部分配置于高风险资产,以控制极端损失 [11] - 多资产配置:分散投资于低相关或负相关资产类别,如经济衰退时高质量债券上涨,通胀时大宗商品表现良好 [12] - 桥水基金的全天候策略在2008年次贷危机中实现正收益,但在2020年疫情期间跌幅超12% [12] - 多策略配置:分散投资于逻辑迥异的策略,如动量策略和CTA趋势跟踪策略,在黑天鹅事件中可能获利 [13] - 期权工具:利用其非线性损益结构,买方策略亏损有限、收益无限,适合应对黑天鹅事件 [14] - Universa Investments运用低成本深度虚值看跌期权,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实现年化超100%的回报 [15] 投资哲学与实践 - 反脆弱哲学主张构建能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的系统,而非预测黑天鹅事件 [10] - 承认未知、敬畏风险、分散暴露、控制极端损失是构建反脆弱投资组合的核心 [16] - 构建反脆弱系统需要持续学习、实践和打磨,以应对真正的黑天鹅事件 [16]
轮到银行坐不住了!利息缩水一半,很多人都在考虑存款转理财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8-01 08:47
银行存款利率与理财市场变化 - 银行存款利率跌破2%冰点 难以抵御通胀侵蚀 [1] - 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攀升至31.3万亿元 同比增长9.7% 逼近历史峰值 [1] - 平均每天15亿元资金从银行存款账户转移至理财市场 [1] 理财产品风险与问题 - 理财产品封闭期限制资金流动性 部分产品短期封闭期锁死资金 [1] - 某稳健型理财产品净值单月暴跌4.8% 投资者本金亏损8600元 [3] - 小型金融机构发行的年化5%理财产品因资金链断裂爆雷 底层资产为高风险本地房企垃圾债 [3] 银行应对策略与经营压力 - 银行推出7天期存款利率1.9%产品 较活期利率翻十倍 但资金使用受限 [5] - 银行通过礼品战术吸引存款 如存10万送超市卡 存50万送双人旅游券 [5] - 某股份制银行2025年一季度存款付息率1.98% 贷款收益率降至3.1% 息差空间压缩至历史最低 [5] 投资者替代选择与策略 - 国债成为避风港 2025年二期储蓄国债三年期利率2.5% 开盘两小时售罄 [7] - 货币基金如某宝"零钱通"七日年化收益率1.8% 支持即时赎回 [7] - 个人养老金账户免税优势凸显 年存1.2万元可省个税2400元 专属存款利率比柜台高0.4个百分点 [9] 其他投资机会 - 1天期国债逆回购品种年化利率飙升至9.8% 投资者5万元投入次日净赚134元 [9] - 黄金ETF"1克起购"模式受关注 金价突破1000元/克时投资者尝试低吸高抛 [9]
写给理财小白:我学买基金的那点破事儿
搜狐财经· 2025-08-01 01:16
我第一次听到基金俩字,是三年前在电梯里。两个白领大姐聊天,一个说我上周买的医疗基金又涨了8%,另一个说哎呀我早该听你 的。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8%?我余额宝一年才2%啊!于是回家就开始百度,结果一堆阿尔法夏普比率直接把热情浇灭。 先说结论:基金这东西,说穿了,就是把钱交给比你更会赚钱的人去打理,赚了分你一杯羹,亏了你也得一起扛。 二、买之前,先分清四兄弟 我当初瞎买,吃过亏才知道:基金不是只有股票基金一种。 1. 货币基金:像余额宝、零钱通,几乎不亏,收益也就比银行活期高一点,适合放零花钱。 2. 债券基金:主要买国债、公司债,波动小,年化3-5%,适合胆子小又想跑赢通胀的人。 3. 股票基金:名字里常带沪深300、新能源、医药,涨起来猛,跌起来也狠,适合心脏大的人。 4. 混合基金:股票债券都买点,属于想赚又怕死的折中方案。 后来我想明白了,咱普通人,别一上来就啃硬骨头。先搞清楚三件事,你就能入场了。 一、基金到底是个啥? 打个比方,你手里有5000块闲钱,想拿去炒股,但既不会看盘,又怕一买就跌。于是你找了九个同事,每人5000,凑成5万块,交给 公司里最懂股票的老王。老王拿去买了茅台、宁德时代、比亚迪,年 ...
固定收益点评:收益下行的挑战:货币基金2025Q2季报点评
国盛证券· 2025-07-31 17:32
证券研究报告 | 固定收益 2025年07月31日 固定收益点评 收益下行的挑战——货币基金 202502 李报点评 二季度货币基金规模超季节性回升。2025年二季度货币甚全资产净值达 到 14.21 万亿元,较上李度增加 9046 亿元,同比多增 2059 亿元。一李度 同业存款整改使得货币基金收益率下降以及伴随着货币基金规模的下降。 二季度货币基金规模回升且实现超季节性增长。 二季度货币基金相对于存款收益优势抬升,推动了货基规模增速回升。货 币基金资产净值同比增速由 3月的 6.7%上升至 6 月的 7.9%。全市场货 币基金七日年化平均收益率由3月的1.45%下降至6月的1.34%,下降 幅度为 11.17bps。二季度存款挂牌利率降幅在 5bps-25bps 左右,大行 1 年定存挂牌利率下降 15bps 至 0.95%,3年定存挂牌利率下降 25bps 至 1.25%。货币基金收益率与 1 年定存挂牌利率的利差由 3 月的 34.95bps 上升至6月的 38.78bps,货币基金相对于存款收益优势抬升,推动了货基 规模增速回升。 | 作者 | | | --- | --- | | 分析师 | 杨业伟 ...
货币基金2025Q2季报点评:收益下行的挑战
国盛证券· 2025-07-31 16: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货币基金规模超季节性回升,收益率下行,资产配置结构调整,未来收益率或继续下行、规模增长或放缓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货币基金规模变化 - 2025年二季度货币基金资产净值达14.21万亿元,较上季度增加9046亿元,同比多增2059亿元,规模超季节性回升 [2][9] - 货币基金资产净值同比增速由3月的6.7%升至6月的7.9%,全市场货币基金七日年化平均收益率由3月的1.45%降至6月的1.34%,存款挂牌利率降幅在5 - 25bps,货币基金相对于存款收益优势抬升推动规模增速回升 [2][12] - 二季度资金和存单收益率相对货基利差震荡回落,机构申购货币基金动力可能增强 [3][18] 货币基金收益率区间分布 - 二季度更多货币基金收益率分布在1.4%以下,占比达40%,较上季度增加5个百分点,全市场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4 - 6月分别为1.42%、1.35%、1.34%,资金转松使收益率加快下行 [3][22] 货币基金机构行为变化 - 2025年二季度货币基金增持债券3696亿元、存款1.14万亿元,债券占比降低2.52%至54.05%,存款占比回升5.62%至26.97%,增持存单3459亿元,同业存单占债券投资市值比重达85.15% [4][26] - 二季度末货币基金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为83.16天,较上季度拉长7.50天,平均杠杆率105.81%,较上季度上升1.85%,久期回升至高位,杠杆处于中性水平 [4][29] 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变化 - 2025年二季度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增加64亿元至1258亿元,数量扩到101只,单只平均规模由2023年底的21.49亿元降至二季度的12.46亿元 [33]
“贴息” 理财重现,对投资者是好事吗?
搜狐财经· 2025-07-30 12:21
据调查,多家理财子公司通过"货币增强"策略,将底层年化仅1.5%的货币基金收益抬升至2%左右。 什么是贴息? 当前市场的"贴息"主要表现为"货币增强"策略,其核心是利用资金结算的时间差创造额外收益,本质是 利用清算制度的时间差套利。 具体怎么操作的呢,下面来说一下: 也就是说如果在周四申购,资金会在代销机构托管账户停留 4 天之久,仅在下周一至周三实际投资3 天,却在周三赎回时获得6天收益。 期间产生的活期利息被代销机构全额补贴给理财公司(通常0.3%-0.4%),某货币基金底层收益率为 1.5%,叠加补贴后年化收益可达 1.96%。 来源:炼金术学堂 这款货币基金收益居然接近2%! 2025年7月,不少投资者发现银行APP推荐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悄然攀升。引发 21 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 经等权威媒体高度关注。 "贴息"现象重现了! 这多出的3天收益从何而来?沪上某货币基金经理直言:"差额由基金资产承担,即全体持有人分 摊。"也就是说存量持有人每年有0.3%的收益蒸发了。 这种现象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银行的揽储压力大和收益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监管未 明确禁止此类操作,属于合规灰色地带,但一般国有银 ...
活跃行情下的基金投资基金投资众生相
上海证券报· 2025-07-29 02:58
公募基金行业动态 - 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4万亿元,截至6月底达34 39万亿元 [3][4] - 基金产品数量快速增长至12905只,预计当前已突破13000只 [5] - 债券基金成为6月吸金主力,规模单月增长5078 7亿元,权益类基金增长超2600亿元(股票基金1483 47亿元,混合基金1213 31亿元) [5] - 货币基金6月规模缩减1675 72亿元,资金转向收益更高产品 [5] - 头部基金公司阵营壮大,易方达以2 16万亿元规模领跑,华夏首次突破2万亿元,另有7家规模超万亿元 [6] 公募基金竞争格局 - ETF成为头部公司竞争胜负手,易方达、华夏、富国非货规模分别增长907 24亿元、862 93亿元、超800亿元 [7]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从221 9亿元增至479 18亿元,中债7-10年政金债ETF从372 24亿元增至520 47亿元 [7] - 中小基金公司通过债券ETF突围,海富通中证短融ETF从5000万元增至489 91亿元,带动公司非货规模增长470亿元 [7][8] - "固收+"产品需求爆发,中欧基金相关产品规模显著增长(如中欧丰利债券从52 77亿元增至128 42亿元) [8] 公募基金未来趋势 - 指数化投资势不可挡,政策支持、产品创新及养老金入市构成增量动力 [9] - 主动权益类基金超九成实现正收益,数百只收益超30%,发行规模回暖(多只超10亿元,部分超20亿元) [10] - "固收+"产品因低利率环境需求提升,通过股票、可转债等增厚收益,银华基金称其攻守兼备特点契合多元化配置需求 [10] 私募基金策略动向 - 百亿级私募普遍乐观,淡水泉看好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星石投资认为行情将从金融板块扩散 [14][15] - 私募仓位提升,部分机构增至近九成 [17] - 进攻策略聚焦新兴领域:景林资产关注科技创新与精神消费,淡水泉布局消费新趋势及AI产业链 [18][19] - 防守策略强调估值与现金流,静瑞资本严格筛选标的,多家私募通过"高低切换"控制风险 [20][21] 基民投资行为分析 - 基民行为分化:部分追涨创新药基金(1个月涨12%),部分保持观望,部分因"反向操作"错失收益 [23] - 追涨杀跌、频繁交易导致损耗,某统计显示权益基金申购高峰出现在行情高点 [25] - 机构建议定投、分散持仓,中欧财富跟投服务案例显示70%用户盈利,显著跑赢基准 [26]
陆基金&华夏基金(财富)举行三季度投资策略会 解读低利率时代财富管理新思路
经济观察网· 2025-07-27 15:42
低利率时代财富管理趋势 - 货币基金收益率和定期存款利率已进入"1%时代",投资者面临"收益率焦虑"问题[1] - 单一资产配置难以满足收益目标,需转向分散化投资与动态配置思维[1] - 华夏基金指出债市收益率持续下行,当前配置性价比不高[1][2] 资产配置策略建议 - 分散化投资需通过五项核心功课应对市场不确定性[2] - 战术配置周期建议半年至一年,不以短期市场走势判断配置正确性[2] - 逆向投资是长期获得较好回报的有效方式[2] - 红利资产具有"类债"特性,适合稳健型、长期配置型及杠铃型组合投资者[2] - 红利资产投资需关注股息率与估值匹配度,建议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2] 第三方基金平台服务创新 - 陆基金基于"目标配置法"理念提供定制化基金代销服务[3] - 公司构建覆盖基金、生活服务、出行、健康保障的会员权益体系[3] - 作为平安集团旗下平台,致力于成为客户"基金买手",持续探索财富管理新模式[3] 行业活动与投资者教育 - 陆基金联合华夏基金举办投资策略会,主题为"低利率时代财富进化论"[1] - 策略会辐射全国会员客户,提供专业交流平台与专属权益活动[2][3]
6月底公募基金规模34.39万亿元,债基成增长主力
环球网· 2025-07-27 09:38
公募基金行业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底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达164家 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9家 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1] - 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4.39万亿元 较5月末的33.74万亿元增长6519亿元 环比增幅1.93% [1] 债券基金表现 - 6月底公募债券基金总规模达7.28万亿元 较5月底的6.77万亿元增长5078亿元 增幅约7.5% [3] - 债基规模连续四个月增长 3月增长634亿元 4月增长1402亿元 5月增长2218.76亿元 6月增长超5000亿元 [3] 货币基金表现 - 6月末货币基金规模为14.23万亿元 较5月底的14.39万亿元下降1675亿元 [3] - 当前货币基金整体年化收益率不足2% 收益率对投资者吸引力下降 [3] 权益类基金表现 - 6月份股票基金规模较5月底增加1483.47亿元 增幅3.24% [3] - 混合基金规模较5月底增加1213.31亿元 增幅3.4% [3] - 同期上证指数涨2.9% 深成指涨4.3% 创业板指数涨8.0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