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道法
搜索文档
联合国秘书长:美国在加勒比和东太平洋空袭违反国际人道法
央视新闻· 2025-11-08 10:23
国际法合规性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同美国在加勒比和东太平洋地区的空袭行为违反了国际人道法[2] - 联合国指出被袭击船只上人员未对他人生命构成紧迫威胁,亦未显示其他使用致命武力的正当理由[2] -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强调美国必须停止此类袭击并防止法外处决[2] 军事行动影响 - 美军在加勒比海域袭击一艘疑似贩毒船只导致3人丧生[2] - 截至11月6日被美军摧毁的船只总数已升至至少18艘[2] - 联合国期望采用既定的执法手段处理公海非法贩运问题而非军事打击[2]
联合国秘书长希望以色列遵守国际法院咨询意见
新华社· 2025-10-23 06:41
应联合国大会请求,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22日发布咨询意见,认定以色列作为占领国,必须履 行国际人道法规定的义务,为人道援助进入加沙地带提供便利,并确保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 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等联合国机构提供的援助物资顺利通行。国际法院认为,以色列作为占领 国,不得以安全为由阻止被占领土上的人道救援活动,并敦促以色列必须确保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的平民 获得基本生活物资以及医疗物资与服务。 国际法院在这项咨询意见中认定,近东救济工程处没有违反中立原则,以色列未能充分证实其关于 近东救济工程处某些雇员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有关联的指控。 以色列外交部表示"坚决拒绝"这项咨询意见,称这是试图对以色列施加政治制裁的举动。 新华社联合国10月22日电(记者 潘云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副发言人哈克22日表示,古特 雷斯希望以色列遵守联合国国际法院当天就以色列对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的责任所发布的咨询意见。 哈克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说,古特雷斯认为,国际法院这项咨询意见是在联合国竭尽全力增加对加沙 地带人道主义援助之际作出的,对于联合国应对加沙民众所处悲惨处境至关重要。古特雷斯希望以色列 遵守这项重要的咨询 ...
国际法院要求以色列保障加沙人道援助
新华社· 2025-10-23 02:07
国际法院咨询意见核心观点 - 联合国国际法院认定以色列作为占领国必须履行国际人道法义务为人道援助进入加沙地带提供便利[1] - 国际法院敦促以色列确保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平民获得基本生活物资及医疗物资与服务[1] - 国际法院指出以色列不得以安全为由阻止被占领土上的人道救援活动[1] 以色列的具体义务 - 以色列必须确保联合国各机构提供的援助物资顺利通行[1] - 以色列应为其救济计划提供便利不得阻挠相关救济行为[1] - 以色列必须尊重并保护所有人道及医务人员与设施并遵守禁止将使平民陷于饥饿作为作战方法的禁令[1] 咨询意见的背景 - 国际法院是应联合国大会请求发布此项咨询意见[1] - 202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请求国际法院根据国际法明确以色列作为占领国的责任和义务[1]
坚守战争中的人道主义高级别全球会议将于2026年举办
新华社· 2025-09-22 06:41
会议主办与倡议背景 - 巴西、中国、法国、约旦、哈萨克斯坦、南非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将于2026年共同主办坚守战争中的人道主义高级别全球会议 [1] - 上述6国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一年前发起了“全球国际人道法倡议”,旨在遏止违反国际人道法逆潮,确保国际人道法的平等和普遍适用 [1] - 迄今为止全球已有超过89个国家正式加入“全球国际人道法倡议”,27个国家共同主导7个专题工作组 [1] 会前准备与国家行动呼吁 - 声明呼吁所有国家为准备会议,应考虑从本国着手落实国际人道法,正式拨付充足资源并确保遵守 [1] - 建议通过对军事和安全部队进行充分培训、为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赋权等手段,推进国际人道法融入国家立法和冲突应对准备 [1] - 鼓励各国正式加入“全球国际人道法倡议”,积极参与磋商,并鼓励其他国家加入 [1] 倡议参与度与联合国作用 - 过去一年间,超过130个国家参与了关于如何促进遵守国际人道法的全球和区域磋商 [1] - 声明强调联合国基于《联合国宪章》以及更广泛的多边体系,在确保遵守国际人道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 声明呼吁武装冲突各方恪守国际人道法,重申所有国家均有义务充分尊重并确保遵守国际人道法 [2]
中国是世界人道主义合作重要伙伴(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 2025-09-20 04:42
合作历程与平台价值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副主席吉勒·卡尔博尼耶第五次代表组织参加北京香山论坛,并将其称为与中国结缘的重要平台之一 [2]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北京代表处已在中国扎根20余年,与各类机构建立起稳定合作,北京香山论坛是其与中国各方伙伴建立密切联系、认识理解中国的窗口 [2] - 北京香山论坛设置武装冲突、新兴技术与人道行动等讨论专场,体现中国的思考并释放出与全球深度对话的开放姿态 [2] 中国在全球人道事务中的角色 - 中国长期积极提供人道援助,帮助受自然灾害和武装冲突影响的国家,倡导尊重国际人道法和保护平民 [4] - 去年9月,中国与多国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共同发起国际人道法倡议,此后已有70多个国家加入该项努力 [4] - 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日益重要,其参与让全球人道议程更加均衡,也让更多受冲突影响的人群得到帮助 [4] 合作模式与未来展望 - 通过创新融资模式推动‘人道—发展—和平’三位一体框架,可显著提升中国人道主义工作效能,中国资金可作为催化资本为多边开发银行大规模投资开辟通道、分担风险 [5] - 将中国在灾害应对、低成本技术和供应链等方面的经验系统整合并转化为全球公共产品,能够切实提升受灾人群的自立能力 [5][6] - 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国开展人道主义援助具有独特优势,未来其经验和资源将为探索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模式提供机遇 [7] - 特别是在国际人道法的应用、新兴技术带来的挑战、冲突中的人道援助等领域,中国的角色将会越来越突出,中国不仅是重要的参与者,更可能成为未来规则的推动者 [7]
中方:这种行为绝对不可接受!
第一财经· 2025-09-16 08:14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安理会也门问题公开会发言 - 呼吁也门胡塞武装和以色列保持克制 避免紧张局势升级[3] - 胡塞武装和以色列近期爆发新一轮相互袭击 冲突烈度和频次进一步上升[3] - 国际社会应尊重也门主权和领土完整 胡塞武装应尊重各国商船在红海水域航行权利[3] 也门问题现状及解决路径 - 也门内部冲突双方长期对立 解决也门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3] - 当前首要任务是推动双方恢复对话谈判 逐步化解矛盾分歧[3] - 也门粮食匮乏达历史最严重水平 需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紧急人道援助[3] 人道主义关切与国际法义务 - 保护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安全是冲突各方必须遵守的国际人道法义务[3] - 联合国机构不应成为袭击目标 对20多名联合国人员被胡塞武装扣押表示严重关切[3] - 呼吁胡塞武装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3] 地区局势联动性 - 讨论也门问题不能脱离中东地区整体局势[4] - 加沙冲突延宕已近两年 造成前所未有的人道灾难[4] - 呼吁安理会和国际社会采取必要手段平息加沙战火 为解决也门和红海问题创造条件[4]
联合国秘书长强烈谴责以军袭击加沙纳赛尔医院
新华社· 2025-08-26 06:28
事件概述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烈谴责以色列军队袭击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市纳赛尔医院 呼吁展开公正调查 [1] - 袭击造成包括5名记者在内至少20人死亡 另有数十人受伤 [1] 袭击细节 - 以色列国防军证实袭击纳赛尔医院所在地区 以军总参谋长已指示尽快进行初步调查 [1] - 遇害者包括一般平民 医护人员 媒体记者和民防人员 [1] 国际反应 - 古特雷斯重申平民必须受尊重和保护 医护人员和记者应能在不受威胁情况下履行职责 [1] - 古特雷斯再次呼吁加沙地带立即实现永久停火 人道援助无障碍准入以及无条件释放被扣押人员 [1]
视频丨安理会就巴以问题召开紧急会议 中国代表提出4个必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1 07:28
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 - 联合国安理会召开巴以问题紧急公开会,讨论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接管加沙城北部计划 [1]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强调必须坚决反对以色列占领加沙的企图 [3] 中方立场与呼吁 - 加沙冲突持续22个月,已造成6.1万多名加沙民众死亡,引发前所未有的人道灾难 [4] - 国际社会反复呼吁停火,但局势持续向更危险方向发展 [4] - 中方敦促以色列立即停止接管加沙城的危险举动,强调加沙是巴勒斯坦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 解决冲突的四大主张 - 必须放弃武力至上,军事手段无法解决问题,应立即停火以拯救生命并释放被扣押人员 [4] - 必须缓解加沙人道灾难,以色列应开放全部过境点,解除物资准入限制,保障人道物资大规模进入 [5] - 必须重振"两国方案"前景,国际社会应共同抵制破坏该方案的单边行动 [5] - 中方将继续与国际社会合作,推动停火、缓解人道危机并落实"两国方案" [5]
约旦谴责以色列接管加沙城计划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9 06:12
国际政治局势 - 约旦外交与侨务部强烈谴责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全面扩大对加沙地带军事控制的计划 [1] - 以色列安全内阁已批准总理内塔尼亚胡关于"击败哈马斯"的计划 [1] - 以军准备接管加沙城 [1]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再次紧急呼吁保护加沙地带医疗机构
中国新闻网· 2025-07-04 00:03
加沙地带医疗危机 - 加沙几乎所有公立医院已关闭或严重受损,仅少数医疗机构如红十字战地医院仍在运作但不堪重负 [1] - 医疗物资极度匮乏,燃料、药品、裹尸袋等基本用品即将耗尽,救治能力和死者尊严保障能力被严重削弱 [1] - 冲突和准入限制导致医疗资源被剥夺,伤病者的"生命线"受到威胁 [1] 撤离令的影响 - 以色列大范围撤离令导致民众反复流离失所、家人离散,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并引发恐慌 [1] - 患者和医务人员难以到达医疗机构,撤离区外医疗机构承受更大压力 [1] - 受伤、患病或残疾民众无法遵守撤离令,需确保其持续获得医疗和其他基本服务 [2] 国际人道法呼吁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要求各方尊重和保护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采取可行措施保障其安全和资源供应 [1] - 撤离方式需保障民众住所、医疗卫生、安全和营养条件,避免家庭离散 [2] - 国际人道法保护所有平民,无论其选择离开或留下,需避免伤害并确保基本服务 [2] 医疗机构遭袭事件 - 加沙地带医疗机构近期多次遭袭击和破坏,加沙印尼医院院长马尔万·苏丹在以军轰炸中丧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