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方国资增持中小银行
icon
搜索文档
地方国资大举增持中小银行,缓解资本补充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9:30
青岛银行增持计划 - 青岛国信集团拟通过子公司增持青岛银行股份 增持后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19 99% [1][2] - 增持事项需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完成后青岛国信集团将从第五大股东晋升为单体第三大股东 [2] - 青岛银行资本充足率从2024年末的13 8%降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13 51% [2] 泸州银行定增计划 - 泸州银行拟定向增发最多10亿股新H股 募资额不低于18 5亿港元 发行价不低于1 85港元/股 [2] - 发行价较2023年底每股净资产3 73港元折价明显 引发市场对估值的担忧 [2] - 发行对象限定为现有主要股东(如泸州老窖) 不会因此产生新主要股东 [1][2] 行业增资趋势 - 2024年多家城商行(张家口银行 廊坊银行等)密集采取增资举措 地方国资成为增持主力 [1][3] - 2024年四季度末城商行资本充足率12 97% 农商行13 48% 均低于商业银行整体水平(15 74%) [4] - 部分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逼近监管红线 增资主要用于补充资本金和信贷空间释放 [2][4] 增资驱动因素 - 业务扩张需求驱动增资 包括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投放 拓展新业务领域及金融科技投入 [4] - 地方国资增持可优化银行股权结构 增强治理稳定性(如泸州银行强调避免股权剧烈变动) [4] - 中小银行需同步提升盈利能力 通过成本管理和业务结构优化增强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