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文关怀

搜索文档
以创意点亮城市“第五立面”
人民日报· 2025-08-21 15:43
城市第五立面发展现状 - 北京中轴线沿线区域开放30余处屋顶露台 提供餐饮 文娱和体育活动 [1] - 深圳拥有约2亿平方米建筑屋顶存量空间 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1] - 武汉武商梦时代商场将屋顶改造为百花园 吸引市民打卡 [2] -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屋顶铺设4万平方米光伏组件 年发电量超400万千瓦时 近三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000吨 [2] 商业与社区应用模式 - 上海商场利用屋顶举办儿童泳池派对和音乐酒吧 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 [2] - 深圳南山南园绿云公寓将屋顶打造为新型社区空间 通过出租农场和举办活动增强邻里连接 [2] - 屋顶空间串联餐饮 演艺 运动等多元消费场景 成为新增长点 [2] 规划与监管机制 - 温州将第五立面划分为古城风韵区 都市活力区 山水生态区和飞行视域区 实施差异化规划 [3] - 需强化公共建筑屋顶安全监管 防止新型违建和消防隐患 [3]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舒适便利宜居城市 优化空间结构的指导方针 [3] 综合价值体现 - 第五立面拓展城市空间资源 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 屋顶开发兼具美学 人文 生活和经济多重价值 [3] - 通过科学谋划和精细落实 零散屋顶可发挥显著生态效能 [2]
人民时评:强化对流动儿童的关爱服务
人民日报· 2025-08-04 12:08
流动儿童现状与挑战 - 上海市一项调查显示流动儿童面临课余时间玩耍质量低的问题 表现为缺少玩乐资源 缺少稳定玩伴 父母因工作疏忽陪伴 [1] - 流动儿童因长期异地或往返两地 面临缺少陪伴 难以融入等问题 其居住地往往远离城市核心区 博物馆 体育馆等公共设施可及性较低 [1] - 许多流动儿童的娱乐方式局限于玩手机和刷短视频 这导致他们更容易出现情绪障碍和心理健康等问题 [1] 高质量玩耍的重要性 - 高质量的玩耍对儿童认知发展有重要意义 孩子们能以轻松自然的方式尝试新事物 学习与人相处 丰富内心世界 [1] - 对于流动儿童而言 参与丰富的娱乐活动是心理干预和社会适应的过程 [1] 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 中国正全面推行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外来人口在教育 医疗 保障性住房等领域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制度性保障 [2] - 去年8月 民政部等21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 要求强化对流动儿童的关爱服务 [2] - 方案具体措施包括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 提供心理健康关爱服务 加强精神文化生活服务 开展城市融入服务等 [2] 城市发展的儿童视角与未来举措 - 城市发展需要增加儿童视角 在各项工作中充分考虑儿童的成长规律和权益 将儿童作为优先保障和服务的对象 [2] - 改进空间包括打造儿童友好空间 让流动儿童学习娱乐生活更多彩 定期组织关爱活动提供心理疏导 开办公益讲座帮助建立良好亲子沟通 [2] - 得益于发展环境改善 如今更多进城务工人员将孩子带在身边 这被视为一种社会进步 但同时也带来了需要积极应对的新挑战 [2] - 深圳作为超大移民城市 其“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体现了包容开放的姿态 旨在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 留得下 住得安 能成业 [3]
作为情绪出口,这个按钮藏着城市温度(民生观)
人民日报· 2025-07-14 06:20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创新 - 湖南长沙地铁站设置"情绪转换站"和"长沙心情日记墙",为市民提供情绪表达和释放的公共空间 [1] - 该设计打破传统公共空间功能局限,使地铁站成为承载市民喜怒哀乐的心灵驿站 [1] - 不同身份和心情的市民通过点击"开心"或"不开心"按钮进行情绪表达,形成城市情绪多元图景 [1] 城市人文关怀体现 - "情绪转换站"彰显城市温度和人文关怀,传递"所有情绪都值得被看见、被记录、被接纳"的信号 [1] - 该设施特别关注劳动者群体如保洁工人的情绪需求,为其提供情绪出口 [1] - 设计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市民情感需求的重视,让城市成为更具人情味的家园 [1] 情绪管理的社会价值 -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更多融入情感关怀元素,为市民创造情绪释放场景 [2] - 社会需要改变对负面情绪的偏见,认识到情绪管理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助于个体以更轻松姿态应对生活挑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