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尊严与地域归属感

搜索文档
“苏超”出圈:特色赛事澎湃区域发展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6-05 22:56
江苏城市足球联赛现象 - 联赛因各城市球迷间的激烈竞争和地域文化认同感而爆火,被称为"苏超" [1][3] - 比赛体现江苏各城市间的微妙竞争关系,"散装江苏""十三太保"的戏谑称谓成为文化标签 [5][9] - 南京作为省会常被调侃为"徽京",苏州经济领先但受地级市身份调侃,苏北苏南存在长期竞争 [6][7][8] 赛事热度与商业化表现 - 原价10元的门票最高被炒至500元,前两轮场均上座人数达8798人,超过同期中甲联赛水平 [10] - 第三轮场均观众突破万人,徐州、盐城等地球场观众超两万人,热度直逼中超 [10][11] - 常州、苏州等地因需求激增协调更大比赛场地,显示赛事规模持续扩张 [13] 文旅消费拉动效应 - 常州、徐州等城市对客队市民推出景区免票政策,如连云港国有A级景区对苏州市民免票 [13] - 南京推出"跟着赛事游南京"活动,覆盖200家景区和餐厅优惠 [13] - 南京鼓楼区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20.28%,赛后"南京盐水鸭"搜索量周环比增长74% [13] 经济与社会价值 - 赛事形成"1+N"消费拉动效应,激活门票、餐饮、住宿等消费场景 [13] - 体育与文旅融合促进省内城市客流互送,竞争氛围转化为共同做大市场的合作 [13] - 常州主场输球后宣布端午对扬州市民免票,被评"未赢球却赢得人心",体现社会效益 [14] 地域文化深层意义 - "十三太保"的竞争本质是互相成就,地域张力成为促消费的流量入口 [15] - 赛事将球场对抗转化为场下文旅资源互享,强化省内城市协同发展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