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与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草根足球撬动消费热潮
新华社· 2025-11-01 16:58
赛事热度与参与度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决赛门票中签率仅为1.2%,显示出极高的公众参与热情 [1] - 联赛常规赛阶段现场观赛人数达211.89万人,场均2.7万人;线上直播累计观看人次突破17.35亿 [1] - 进入淘汰赛后,场均观众逾4万人、直播观看人次达5833万,较常规赛分别增长48%和160%以上 [1] 赛事对消费的直接拉动 - 自5月“苏超”开赛以来,全省重点零售企业、商超在比赛期间实现销售额116.4亿元,同比增长34.7%,客流量同比增长31.2% [3] - 比赛日商场客流增长超20%,体验类消费营收增幅近30% [2] - 无锡市打造的“足球夜市”在比赛晚能迎来约5万人,极大带动了街区店铺生意 [2] 赛事对文旅产业的带动 - 在江苏各主场城市比赛日期间,重点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397.3万人,同比增长17.7%,其中外地游客达1370.3万人次,同比增长23.5% [3] - 通过银联渠道实现的异地文旅消费达139.6亿元,同比增长26.5% [3] - 全省围绕赛事发放的消费券总额超1.4亿元 [3] 商业模式创新与行业趋势 - “苏超”采用“城市荣誉+全民参与”的草根联赛模式,并设置“第二现场”观赛区,集观赛、购物、美食等功能于一体 [1][2] - “票根优惠”模式将赛事、文旅和消费串联,为游客提供“观赛+旅游+购物”的一站式体验 [3] - 体育消费格局被情绪价值与场景体验重塑,消费者渴望户外性、地域性、沉浸感的消费体验 [4] - 中国有10余个省级足球联赛正在或即将举行,展现出各地借鉴“苏超”经验提振消费的趋势 [3]
2025年世界花样轮滑锦标赛在北京收官
中国新闻网· 2025-11-01 09:01
赛事基本情况 - 2025年世界花样轮滑锦标赛于17日至30日在北京延庆区全民健身中心综合馆举行,为期14天 [1] - 赛事为全球花样轮滑领域竞技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国际赛事,共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943名运动员参与 [1] - 比赛项目包括自由滑、单排轮自由滑、双人轮滑舞、小团秀等8个竞赛项目,共产生23块金牌 [1] - 成年组队列滑冠军为意大利蒙扎精准轮滑队,成年组四人秀、小团秀、大团秀冠军均由西班牙队伍获得 [1] 赛事运营与场馆利用 - 赛事是北京“双奥100核心赛事”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深度融入后冬奥发展脉络,将冬奥场馆运营标准复用于赛事保障 [2] - 筹委会下设4个工作组,通过“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指挥体系和“周倒排、日推进”的精细化管理制定多项工作方案 [2] - 主场地全民健身中心综合馆严格按照世界轮滑联合会标准完成专业地板铺设与功能区布置,传统球场转型为国际轮滑竞技舞台 [2] - 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八达岭会展中心A馆同步启用为官方训练馆,满足运动员日常训练需求 [2] 赛事保障与协同效应 - 赛场周边实施细化的安保方案与多部门联合检查确保环境安全有序 [2] - 医疗保障团队搭建“即时急救+快速转运”保障网,开通绿色通道并安排骨干医师值守 [2] - 赛事推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沿线城市形成“赛事互通、资源共享”的协同格局 [3] - 赛事在构建跨区域体育人才输送链路、提升户外运动教学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金溪河成了训练宝地(县域体育展活力)
人民日报· 2025-10-16 06:22
赛事举办与基础设施 - 2025年福建省青少年赛艇锦标赛吸引229名运动员参赛,赛事环节筹备完善 [1] - 为保障赛事,当地完成金溪赛道渔业清障、河道清理及水位调节,确保河水流速稳定 [1] - 金溪拥有93公里蜿蜒河道,常年保持Ⅱ类以上水质,森林覆盖率超80%,年平均气温19.8摄氏度,吸引22支专业运动队入驻集训 [1] 投资与生态保护 - 当地投入近2亿元,在金溪沿岸建成5个水上运动训练场,并配套建设力量训练中心与游泳训练中心 [2] - 对沿岸山脉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村民环保意识提升,主动参与河道保洁 [2] 群众体育与产业融合 - 将乐体育中心、水上运动基地等场馆全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45家体育协会每年组织超30场群众活动,参与人数超9.7万人次 [2] - 体育赛事直接带动当地消费3300万元,间接拉动旅游、商贸收入超2亿元 [2] - 有村民利用水域优势将民房改造为民宿,最多容纳100人住宿,实现年增收近15万元 [2]
2025武网 顶级赛事展现城市品质
长江日报· 2025-10-13 08:46
赛事竞技水平与阵容 - 2025年武网决赛在美国选手高芙和佩古拉之间展开,高芙以2:0战胜佩古拉夺冠[1] - 赛事半决赛在世界排名前十的4位选手间进行,含金量不输大满贯赛事[4] - 参赛阵容包括11位大满贯单打冠军,世界前十有8人到场,囊括女子网坛前三的萨巴伦卡、斯瓦泰克和高芙[7] - 佩古拉在半决赛中终结了世界第一萨巴伦卡在武网的20场连胜纪录[4][7] 赛事对城市价值的提升 - 武网已完成从高水平体育赛事到强劲城市价值引擎的跃升,向全球展现武汉城市魅力[3] - 赛事话题从冠军归属延伸至球迷热情、嘉年华人流及全球游客对武汉的好感度提升[2] - 顶级球星云集使武网成为WTA1000级别标杆,彰显武汉打造"赛事名城"的底气并吸引海量关注和流量[7] 球迷互动与观赛体验创新 - 赛事期间组委会邀请球员参与城市探索,如高芙在机器人创新中心学太极拳,斯瓦泰克搭建黄鹤楼模型,保利尼学说武汉话[12][13] - 启用电子线审系统并通过网上征集选用十多位球迷录制的"OUT"判罚声,提升观赛体验和参与感[14] - 推出"宠粉卡"活动让幸运球迷在新闻发布会上向球员提问,打破观赛"第四面墙"[14] - 中国选手张帅与球迷杨杨的毛巾互动成为武汉"好客之城"的生动注脚[9] 文体旅融合与消费促进 - 赛期与国庆中秋假期重叠,市体育局依托武网在全市组织开展五大系列武汉体育金秋消费季活动[15] - 活动发放1000万元武汉体育消费券,深化体育产业与文旅市场融合,启动前三天吸引人次突破10万[15] - 赛事成为流量入口,联动全市体育场馆、文旅景区和商业综合体,掀起体育消费热潮[15]
苏超已成为名片!赣超也要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7-05 20:35
赞助商增长 - 苏超联赛赞助商数量从初始6家激增至27家 其中官方战略合作伙伴从1家增至8家 官方合作商从1家增至7家 官方赞助商从1家增至4家 官方供应商从2家增至7家 并新增2家公益支持单位 [3] - 赞助企业包括京东 伊利 小米等巨头 喜力啤酒等国际品牌也加入官方供应商行列 [3] - 赛区球队吸引淘宝闪购 支付宝 花呗等企业冠名 如淘宝闪购冠名常州队 支付宝冠名徐州队 花呗冠名无锡队 [4] 消费带动效应 - 美团数据显示苏超赛事带动江苏省休闲玩乐消费线上订单同比增速达40% 异地游客消费TOP5城市为苏州 南京 无锡 扬州 常州 [4] - 第六轮赛事前 江苏五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59% 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55% [5] - 唯品会平台6月江苏省足球及足球鞋销量同比增长超60% 运动服饰及暑期户外用品销量显著增长 [5] - 调研显示58.9%江苏居民将因苏超增加体育消费 65.5%增加文旅消费 62.3%会购买周边衍生品 [5] 城市品牌提升 - 苏超吸引深圳60余人高科技企业代表团观赛考察 含5家上市公司和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代表 [7] - 个体商户"东哈·东北街边烧烤"与京东等大企业同登广告牌 成为当地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7] - 专家指出苏超带动文旅产业创新 优质赛事供应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8] 行业扩展影响 -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推动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 重点开展拓展健身空间 发展户外运动等工作 [9] - 苏超模式引发多地效仿 江西将举办66场比赛的赣超联赛 浙江将启动覆盖全省11地市的浙BA篮球联赛 [10]
佛山点燃夏日激情 全域文旅体消费季盛大启幕
央视网· 2025-07-04 21:25
文旅体消费活动 - 佛山推出338项"赛事+"文旅体促消费活动,涵盖体育赛事、文旅惠民、亲子研学、美食嘉年华、音乐演出、毕业畅玩优惠六大板块 [1] - 活动时间从即日起持续至8月31日,覆盖20+景区,打造"燃动佛山、乐游佛山、趣惠佛山、声动佛山"四大主题 [1] - 暑假期间佛山五区将举办26项体育赛事,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现代竞技和龙舟、武术等传统群众运动 [1] 体育赛事发展 - 佛山"西甲"赛事已从本土赛事发展为全国现象级IP,2024年吸引超146万人次观赛,全媒体流量突破43亿 [3] - 赛事深化"足球+"模式,通过青训中心建设、文旅融合、乡村振兴联动探索体育赋能城市发展新路径 [3] - 佛山正乘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东风,加速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1] 文旅融合效应 - 佛山以足球为媒串联竞技、文化、消费与生活,呈现全域狂欢的体育文旅盛宴 [3] - 通过非遗民俗文化传承、美食与音乐潮流碰撞等元素打造"体育+"夏日之约 [3] - 赛事与文旅深度融合不仅点燃城市活力,更书写体育赋能城市发展新篇章 [3]
发改委谈“苏超”出圈
第一财经· 2025-06-26 17:55
体育赛事与文旅产业融合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热度攀升,反映出群众对多元化体育赛事和运动健身的高需求,展现出体育赛事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推动三方面工作:拓展全民健身空间载体、加快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创新体育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1] - 发改委推动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会足球场等设施建设,打造绿色便捷全民健身新载体,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1] 体育设施建设与户外运动发展 -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统筹规划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挖掘城市"金角银边"空间,提升运动设施可及性和便利性 [2] - 发改委计划到2030年建设100个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发展 [2] 群众性赛事活动与经济拉动效应 - 发改委将繁荣群众性赛事活动纳入政策,指导各地推动体育赛事与非遗民俗、旅游观光、餐饮美食深度融合,提升赛事综合价值 [3] - "苏超"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远超传统体育赛事,预计撬动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 [3] - "苏超"的赛事效应外溢到文旅、城市历史文化展现等领域,形成多维度经济增长极 [3] 体育赛事的增量市场与消费潜力 - 体育赛事是典型的增量市场,打造优秀赛事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4] - "苏超"补足了足球运动的公共价值,提升了体育赛事提振居民消费的经济功能,释放了未充分激活的体育消费潜力 [4] - 下一步将在江苏探索"苏超"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全国层面推广"苏超"经验,因地制宜形成各地特色发展 [4]
“苏超”出圈:特色赛事澎湃区域发展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6-05 22:56
江苏城市足球联赛现象 - 联赛因各城市球迷间的激烈竞争和地域文化认同感而爆火,被称为"苏超" [1][3] - 比赛体现江苏各城市间的微妙竞争关系,"散装江苏""十三太保"的戏谑称谓成为文化标签 [5][9] - 南京作为省会常被调侃为"徽京",苏州经济领先但受地级市身份调侃,苏北苏南存在长期竞争 [6][7][8] 赛事热度与商业化表现 - 原价10元的门票最高被炒至500元,前两轮场均上座人数达8798人,超过同期中甲联赛水平 [10] - 第三轮场均观众突破万人,徐州、盐城等地球场观众超两万人,热度直逼中超 [10][11] - 常州、苏州等地因需求激增协调更大比赛场地,显示赛事规模持续扩张 [13] 文旅消费拉动效应 - 常州、徐州等城市对客队市民推出景区免票政策,如连云港国有A级景区对苏州市民免票 [13] - 南京推出"跟着赛事游南京"活动,覆盖200家景区和餐厅优惠 [13] - 南京鼓楼区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20.28%,赛后"南京盐水鸭"搜索量周环比增长74% [13] 经济与社会价值 - 赛事形成"1+N"消费拉动效应,激活门票、餐饮、住宿等消费场景 [13] - 体育与文旅融合促进省内城市客流互送,竞争氛围转化为共同做大市场的合作 [13] - 常州主场输球后宣布端午对扬州市民免票,被评"未赢球却赢得人心",体现社会效益 [14] 地域文化深层意义 - "十三太保"的竞争本质是互相成就,地域张力成为促消费的流量入口 [15] - 赛事将球场对抗转化为场下文旅资源互享,强化省内城市协同发展 [13][15]
“苏超”刷屏,但其他省市难以复制
吴晓波频道· 2025-06-02 23:27
赛事概况 - "苏超"即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516名球员代表13座地级市组建球队参赛,以城市荣誉为核心目标 [5] - 赛事以"十三太保"地域竞争文化为基础,将民间互不服输的调侃转化为绿茵场上的竞技释放点 [5] - 前三轮场均观众破万人,徐州、盐城等地超2万人,超过同期中甲联赛,直逼中超水平 [8] - 社媒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8.2亿次,网络直播累计吸引1300多万人次观看 [8] 流量密码 - 玩梗出圈是首要爆点:徐州vs宿迁被称为"楚汉争霸",南京vs南通争夺"真南哥"称号,苏州vs无锡围绕太湖与机场展开调侃 [11][12] - 积分垫底的"太湖三霸"(苏州、无锡、常州)被戏称为"太湖三傻",常州队因三连败遭遇"拆字游戏"调侃 [16] - 城市间共识性梗点:如"输谁都不能输南京"体现对省会的不屑,县级市球迷反向支持对手表达对地级市的不服 [18] 运营模式 - 由省体育局、13市政府等联合主办,采用"官方主导+赛区协同+联赛运营"的非盈利框架,有冠名赞助和保险保障 [24] - 规则设计强化地域归属感:球员以业余群体为主,每队限3名职业球员,通过户籍/学籍/社保等条件确保城市代表性 [26] - 赛事激活闲置场馆资源:常州奥体中心、盐城体育场等基础设施被重新利用,降低办赛成本 [27] - 形成"足球+城市IP+文旅"生态链:镇江景区夜游人数增长200%,常州推出9.9元套餐带动品牌销量翻倍,扬州融入非遗展示 [27] 成功基础 - 地理条件:全省86%平原覆盖率,13市直线距离均在300公里内,高铁1-2小时通达实现高频城际赛事 [29] - 人口经济:人口密度790人/平方公里居全国省域第一,13市全入围全国GDP百强且经济差异度全国最低 [29][32] - 文化基因:苏南吴文化、苏中江淮文化、苏北楚汉文化长期并存形成竞争氛围 [30] - 足球基础:13市中有7个曾拥有职业足球经历,职业联赛俱乐部数量仅次于广东 [33] 行业启示 - 创新性融合行政动员力、市场活力与地域文化认同,规避职业化对资本的依赖陷阱 [37][38] - 构建"体制、市场、文化"三元协同模式,为后发地区提供差异化破局思路 [39] - 证明体育活力根植于地域认同与市井烟火,职业化受阻时可转向本土化创新路径 [39][41]
跟着环塔游新疆丨阿克苏篇:丝路绿洲 环塔新生
新华社· 2025-05-24 09:27
赛事概况 - 2025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于5月20日发车 总行驶里程约5200公里 包含10个特殊赛段总计2350公里 途经新疆阿克苏 和田 喀什等地 [9][11] - 赛事首次设置新能源组 加大对新能源赛车的支持和探索力度 [11] - 第一赛段全长150多公里 包含高山 峡谷 河道等多种地形 [3][8][12] - 第三赛段长330多公里 以狭窄涉水峡谷 戈壁等地形为主 [5][6] 参赛车队与车手 - 河北迁安九江汽摩运动俱乐部车手赵玉乔与领航员桂海波参与第三赛段 [5] - 纵横G700车队车手孟斌与领航员李智峰参与第三赛段 [6] - 红驼机车厂队一队捷克籍车手马汀参与排位赛 [11] - 红驼机车厂队一队车手方响量在第一赛段穿越高山赛段 [12] - 承德雷锋琦速驿站CR6车队车手吴琦会与领航员张露参与第一赛段 [14] 文旅资源 - 克孜尔尕哈烽燧为新疆境内保存最完整 时代最久远的烽燧 2014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7] - 苏巴什佛寺遗址始建于公元3世纪 2014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8] - 别迭里烽燧为万里长城防御体系最西端烽火台 [19] - 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为新疆首座地下古墓遗址博物馆 [20] - 克孜尔千佛洞为重要佛教遗址 [21] - 新疆南部沿塔里木河流域分布约1500万亩胡杨林 其中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占470万亩 [22] - 独库公路全长约560公里 连接多个名胜景区 [24] 文化活动与特色产业 - 加依村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 非遗传承人努尔东·司马义参与演奏 [29] - 大型文艺演出《阿克苏之约》欢迎环塔参赛人员及游客 [30] - 文旅演艺秀《千年之约 梦幻龟兹》展现龟兹文化 [32] - 阿克苏地区为新疆水稻主产区之一 温宿县水稻种植面积11.8万多亩 [35] - 阿克苏市近14万亩"冰糖心"苹果皮薄肉嫩 甜脆汁多 [36] - 阿依库勒镇蔬菜基地为南疆重要蔬菜产地 出产十余种新鲜蔬菜 [37][38] - 库车市传统工艺制作的大馕直径逾半米 酥脆可口 [39] 体育旅游融合 - "跟着赛事去旅行"乌孙古道国际徒步露营大会吸引150余名徒步爱好者 [42][44] - "胡杨勇士杯——沙雁洲越野挑战赛"吸引逾百名越野爱好者穿越胡杨林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