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因工程食碳树
icon
搜索文档
从撒哈拉海到人造火山:巨型“地球工程”的利与弊
第一财经· 2025-06-27 11:08
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有三种思路:适应、地球工程和减缓 [2] - 适应策略主张学会应对变暖的世界而非防止它 是反对高成本减缓措施者的选择 [2] - 地球工程通过巨型项目引入变冷因素抵消温室效应 可能部分有效但副作用未知 [2] - 减缓策略聚焦减排 从环境角度看最安全但短期成本最高 [2] 太阳辐射管理技术 - 太阳辐射管理技术通过反射阳光减缓变暖 类似火山爆发效应 [3] - 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喷发使全球温度下降0.4℃ 启发人造火山设想 [3] - 反射2%太阳能量可抵消二氧化碳变暖效应 成本估算为减排的1/10~1/100 [3] - 具体方案包括将屋顶公路刷白或发射数百万反光颗粒至平流层 [3] 地球工程的风险 - 地球工程模型显示无法完全抵消温室效应 可能引发降雨减少等副作用 [4] - 改变平流层颗粒可能影响亚洲非洲季风 具有战略层面风险 [4] - 技术可能被恶意利用破坏他国农业 存在"气候战"潜力 [4] - 诺德豪斯建议将地球工程视为急救措施而非解决方案 [4] 历史地球工程案例 - 19世纪"撒哈拉海计划"试图引地中海海水改造北非气候 [6] - 项目旨在巩固法国殖民统治 阻止沙漠扩张 创造经济价值 [8] - 20世纪"亚特兰特罗帕项目"计划连接欧非大陆改善气候 [9] - 纳粹德国"东方总计划"包含大规模景观改造工程 [10] 替代技术方案 - 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可分散化实施 但使发电成本增加30-60% [11][12] - 二氧化碳储存面临规模和安全挑战 年排放量达数百亿吨 [12] - 基因工程食碳树和合成树方案仍需要解决碳储存问题 [13] - 分子纳米技术可能降低太阳能成本 但突破概率不确定 [13] 核心结论 - 地球工程和技术突破在成本核算下可行性存疑 应作为备选方案 [13] - 减排管理和国际合作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