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分五色

搜索文档
用墨之趣
人民日报· 2025-08-10 06:11
中国传统书画中的墨文化 - 墨是传统书画的重要表现材料,具有黑而润、凝而流、干而固的特性,文人雅士通过巧妙运用笔与墨创作出流传千古的艺术佳作 [1] - 中国画讲究"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的丰富变化赋予画面万千气象和深厚内涵,老画师通过一方砚台、一支毛笔在素绢上勾勒出层峦叠嶂,浓墨如深夜,淡墨若轻烟,枯笔似老树虬枝,湿笔则生机勃勃 [1] - 墨迹之妙在于其不可复制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东坡《寒食帖》等皆为一挥而就,墨色随书家情绪变化,后人临摹难得其神 [1] 墨的艺术表现与精神内涵 - 历代画家将情思融入墨色,五代徐熙以落墨法抒写胸中逸气,《雪竹图》远看写意潇洒,近观细致入微,染墨留白,浓淡相生 [1] - 近代黄宾虹用墨清而见厚、黑而发亮,《蜀中山水》以渍墨写之,浑厚华滋,展现山川气韵与生命哲思 [1] - "墨法即心法",中国书画中的墨韵是创作者以心灵与万物对话的产物,而非单纯的技法呈现 [1] 研墨的文化意义与个人体验 - 研墨是一种修行,需手腕用力均匀、心境平和才能研出浓淡相宜、不滞不浮之墨,人研墨时墨亦研人 [2] - 习字研墨可追求内心宁静,聆听墨与砚相磨的沙沙声,细赏墨色在宣纸上晕开,一笔一画间烦恼暂忘,心神清明 [2] - 墨迹终会褪色,但承载思想与情感的墨迹在时光长河中沉淀为精神河床,滋养一代代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