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姓来源
icon
搜索文档
澹台、独孤……历史上那些罕见的复姓,都去哪了?
虎嗅· 2025-05-24 00:02
姓氏起源与分类 - 复姓分为汉族复姓和古代少数民族复姓,上古时期姓多为单字如姬、姜、姚等[1] - 先秦时期姓与氏不同,姓代表母系血缘,氏代表父系贵族身份[2] - 复姓来源包括封地(令狐)、居住地(澹台)、官职(司徒)等[3] 少数民族复姓特点 - 少数民族复姓多来自音译如宇文、拓跋,部分含特定含义如慕容意为崇尚天地[4][5] - 鲜卑族宇文氏因拾获玉玺而取"天子"之意命名[5] 复姓简化原因 - 汉语单音节特点导致复姓吞音现象,如"夏侯"简化为"夏"[6][7] - 诗词格律限制促使复姓缩写,如"东方朔"变为"方朔"[8] - 官僚制度变革和郡县制推行使官职/封地类复姓(如亓官、公车)失去存在基础[11][12][13] 民族融合与改姓 - 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117个鲜卑复姓改为单姓如拓跋改元、丘穆陵改穆[14][15][16][17][18] - 辽金时期契丹族耶律改刘/王,女真族完颜改王/完/颜[20][21] - 明代朱元璋禁止"胡姓",强制复姓简化如诸葛改葛[23] 现代复姓现状 - 2020年全国现存81个复姓,欧阳人口最多达111.2万,上官8.8万次之[23] - 皇甫、令狐、诸葛等复姓人口超万,漆雕等复姓已罕见[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