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民族国家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柯马凯:从“没学上”到“上好学”,西藏教育“大变样”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17:52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电 题:从"没学上"到"上好学",西藏教育"大变样" ——专访北京京西学校联合创办人柯马凯 作者 黄欣欣 陈建新 讲一口流利"京片子",口袋前常别一支钢笔,英国人柯马凯(Michael Crook)在北京出生,在英国读大学,在美国 教过书,却始终喜爱中华文化,在中国从事教育行业直到退休。 柯马凯曾数次前往西藏。他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藏是全中国教育基础最薄弱的地区,但如今西藏教育主 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很多西方民众对西藏知之甚少,甚至以为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是要毁灭 藏语言文字,但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近日,柯马凯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从教育、传统文化保护等角度讲述他的 观察,并驳斥外界有关西藏实施所谓"文化灭绝"等不实指控。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提到自己非常喜欢西藏,曾多次前往西藏走访调研。能否分享您和西藏的渊源? 柯马凯:我对西藏的兴趣与家人在藏族聚居区的经历有关。我的姥姥、姥爷在一个多世纪前来到中国,姥爷在当 时的华西协合大学担任教育系主任,他时常前往如今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了解、研究藏族文化,收集了许多藏 式物件,还曾安排学生去藏族 ...
东西问丨柯马凯:从“没学上”到“上好学”,西藏教育“大变样”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15:25
西藏教育发展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藏是中国教育基础最薄弱的地区,主要指标现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1] - 西藏在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率先实施15年公费教育 [7] - 林芝市第二小学设有传统乐器表演课程,学生能熟练使用藏语和普通话交流 [7][10] 传统文化保护 - 西藏大学图书馆保管千年历史古籍,设立藏文古籍研究所和修复中心 [7] - 林芝市第二小学每周开设藏语文课程,教材以藏文编写,授课全程使用藏语 [10] - 西藏中小学校同时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藏语言文字课程 [10] 基础设施建设 - 林芝至拉萨已建成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时间大幅缩短 [4] - 通过架桥和开凿隧道改善交通,同时保障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栖息地 [4] - 村庄通电通路,村民从依赖校车转为自驾接送孩子上学 [4] 民族政策与实践 - 西藏学生寄宿制教育完全自愿,与西方强制寄宿政策有本质区别 [8]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西藏自治区人大均有藏族代表参政议政 [12] - 中国立法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 [10] 文化融合案例 - 河北承德外八庙和北京颐和园建筑群融入藏式风格 [12] - 西藏与其他地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文化关系 [12] - 藏族学生可自主选择赴上海等外地学校就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