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婴戏图
icon
搜索文档
端午童戏 稚趣丹青
人民日报· 2025-06-01 06:02
当端午节邂逅儿童节,传统文化与现代节日碰撞出奇妙火花。包粽子、制香囊、扎龙舟模型等体验活 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节日氛围、传承民俗记忆。 古往今来,每逢端午,幼童们都乐在其中。历代画家以婴戏图、节令画等为载体,通过充满童真的叙事 将孩子们的端午定格于纸绢之上。这些图像不仅反映出画家精湛的技艺,更是古代儿童生活的缩影,艺 术呈现了端午文化的丰富内涵。 "婴戏图"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在宋代颇为盛行。苏汉臣《重午戏婴图》中,宋人的端午 意趣在稚子们的嬉戏间跃然纸上。画家巧妙将画面分为三部分:上部是半开放式演出空间,5名孩童正 在表演登科及第的剧情,饱含"五子登科"的美好寓意;中部,一片荷塘分隔画面,塘中荷花绽放,既点 明端午时令,又有"连生贵子"的吉祥雅意;下方是开放式庭院,20名儿童或舞旗,或摘荷,或捉蜻蜓, 一派热闹之景。画中共25名孩童,恰合"重五"之数。画家通过精妙的构思,将鲜活的儿童形象与丰富的 民俗细节结合起来,孩童们的天真烂漫与节庆仪式的庄重毫不违和,既展现了宋代儿童端午活动之多彩 与欢娱,也承载着古人对子孙和乐、家族昌盛的深切期盼。 逮至元代,佚名画作《夏景戏婴图》进一步将端午节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