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雌生殖

搜索文档
“男男生子”成真?我国学者首次创造出可存活到成年且可育的“双父”小鼠
生物世界· 2025-07-14 08:22
基因组印记与哺乳动物生殖研究 - 自然界中高等哺乳动物通常只能进行有性生殖,基因组印记通过表观遗传学甲基化实现,阻碍孤雌或孤雄生殖[2] - 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利用CRISPR技术对7个印记控制区域进行DNA甲基化编辑,首次实现两只雄性小鼠精子繁育健康可育后代[3][4][6] - 实验通过特异性表观遗传编辑单等位基因,将编辑后精子注入去核卵母细胞并用另一精子受精,最终获得2只存活至成年的孤雄生殖小鼠[6][7][9] 孤雄生殖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 - 中国科学院团队通过编辑20个关键印记位点,成功培育出完全成年的双父本小鼠,但存活率仅11.8%且存在寿命缩短(正常60%)和不育缺陷[13][14][15] - 该技术对天使综合征等印记相关遗传病治疗具有潜在价值,未来或使同性伴侣获得血缘后代,但当前成功率极低(259囊胚仅3只幼崽存活)[8][9] - 研究证实基因组印记是阻碍哺乳动物单性生殖的根本障碍,CRISPR表观遗传编辑可针对性克服该障碍[12] 技术实现路径比较 - 上海交大方案:靶向编辑7个ICR区域,采用单等位基因编辑+双精子受精策略,后代具备正常生育能力[6][7] - 中科院方案:大规模修饰20个印记位点,结合干细胞互补等技术,后代存在显著发育缺陷[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