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宅基地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老村落有了“新活法”——西安乡村“美丽经济”扫描
陕西日报· 2025-07-05 10:10
乡村资源盘活与改革 - 西安市高陵区耿镇街道钓北村通过"三块地"改革推出"保留所有权、流转使用权"模式,按照每亩1200元价格促成村民有偿退出部分宅基地[2] - 钓北村村民杨南京家的600平方米老宅改造为3层商住综合体,一楼出租开设火锅店,孩子担任领班月收入3000多元[2] - 钓北村和山任村已盘活闲置宅基地20余处,流转土地1700余亩,带动就业400多人[5] 农文旅融合新模式 - 山任村通过"留树观景"模式保留柿子树果实吸引摄影爱好者,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大幅增长[4] - 钓北村现代农业大棚发展研学基地,实行"油菜+高粱"轮作并配套建设榨油工坊,闲置林地开发成帐篷营地[6] - 山任村93家民宿加入民宿联盟形成集群,年接待游客11万人次,带动农特产品销量提升20%以上[6] 多元化收入与产业升级 - 钓北村群众收入来源包括土地流转金、务工工资、经营分红和民宿收入[6] - 山任村民宿"陋舍"年收入突破10万元,较之前单打独斗时不到2万元显著提升[6] - 钓北村"高·幸食堂"以两荤一素9元价格服务村民和游客,雇佣本村妇女解决就业[8] 数字化与新兴业态 - 钓北村"90后"村民通过直播销售高陵全季西红柿,单场直播销量达上千斤[9] - 村里正在筹划建设电商中心,推动更多年轻人参与当地经济发展[9] 整体发展成效 - 西安已打造23个魅力休闲乡村,全市休闲农业年接待2757万人次,营业收入达21.1亿元[7] - 今年计划再建10个"乡村空间站",推出20条精品线路促进城乡要素流动[10]
潮州市饶平县深入推进宅基地改革 “一户一宅”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中国发展网· 2025-06-17 16:54
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 英粉村作为潮州市首批宅基地和农村建房审批建设规范管理试点村 通过宅基地改革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2] - 制定《宅基地退出实施细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及分户实施细则》等方案 为试点提供制度保障[3] - 通过无人机测绘与入户调查建立动态数据库 摸排显示原有宅基地488宗 其中一户多宅和权属不清问题突出[4]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 委托广州地理研究所编制村庄规划 科学划定生活区与产业区 涵盖建设用地整理和农田整治等项目[5] - 创新推出无偿退出加按比补偿制度 符合一户一宅置换比例1:1 集体回收房产按每平方米1080元补偿[5] - 整合38.55亩零散地块为住宅区和产业区 拆迁23户48间老房子 土地利用率显著提升[6] 标准化住宅建设 - 首期项目采用风貌质量建设统一标准 配备通风降噪窗和独立庭院 规划集中供水排污管网和三线设施[7] - 采用2户成栋墙壁共享设计 消除冗余巷道 为公共设施预留空间[7] - 首期建设32户 每宗占地面积84平方米 A区17户预计8月完成主体建设并申请不动产权证[7] 成本控制与资金管理 - 通过规模化建材采购和集中施工管理降低建材人工及设计成本 帮助简化建房流程[8] - 成立强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探索预付费建房模式 设立共管账户按进度付款 避免资金挪用和偷工减料[8] - 首期项目实现100%村民自主筹资建设[8]
两会|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大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推进“人财地”改革 助力新型城镇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3-04 12:36
宅基地闲置现状与影响 - 全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率可能高于2019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18.1% [1] - 闲置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下降和区域资源错配 人口流出地区宅基地闲置与人口流入地区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形成矛盾 [1] - 宅基地使用权仅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同村村民外流导致缺乏本地市场需求 [2] 现行制度限制与弊端 - 外部人员无法通过购买获得长期稳定住房 制约农村产业发展人群需求 [2] - 宅基地租赁最长20年期限难以保障 实际租约短期化现象普遍 影响长期投资稳定性 [2] - 城郊结合部宅基地转居住用地潜力受限制 供需双方需求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满足 [3] - 宅基地翻建更新审批流程严格 阻碍家庭投资意愿与乡村振兴推进 [3] 盘活利用方式与改革建议 - 允许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 [1][4] - 对已用于民宿、餐饮等经营性用途的宅基地纳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交易 [4] - 人口流失严重地区闲置宅基地可复耕为农业用地 通过全国统一市场交易补充耕地指标 [5] - 建立跨地区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市场 允许指标有偿转让并由县级政府与农民按比例分配收益 [5][8] - 加强村集体在宅基地监管和权益处置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民主协商确定具体规则 [5] 配套制度改革需求 - 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降低大城市积分落户门槛并实现城市群积分互认 [6][7] - 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宅基地资格权、承包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受影响 [6] - 财政转移支付需实现"钱随人走" 根据人口流动调整公共服务资金分配 [8] - 建设用地指标应随人口流动跨地区配置 人口流出地区减少指标并转让给流入地区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