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揭西:农文旅融合奏响“百千万工程”新乐章
南方农村报· 2025-11-05 14:32
揭西:农文旅融 合奏响"百千万 工程"新乐章_南 方+_南方plus 在揭西县南部, 榕江南河、石内 河、龙潭河三江 交汇之处,坐落 着总面积93.33 平方千米的坪上 镇。这里距离县 近年来,坪上镇 抢抓"百千万工 程"建设机遇, 以"一带一片一 区一园"为发展 框架,深入挖掘 各片区的特色优 城仅7.5千米, 下辖 20个行政 村(其中1个社 区)44个自然 村,户籍人口 4.28万人。在秋 天的田野间,曲 湖洋、员埔洋、 南森洋的水稻、 番薯与蔬菜长势 旺盛;山林里, 石内山区的青 梅、橄榄、茶叶 和柚子成林成 片,勾勒出一幅 兼具烟火气与自 然美的乡村画 卷。 每年1月,坪上镇潭角村万梅谷的梅花竞相绽放,成为当地冬日里最亮眼的风景线。 图/揭西发布 势与闲置资源, 遵循"宜农则 农、宜旅则 旅"的发展理 念,让传统农业 焕发新活力,让 乡村文旅释放新 魅力,在乡村振 兴的道路上探索 出一条特色发展 路径。 农业提质: 从"田间特 产"到"国字 号"品牌,夯实 乡村发展根基 走进坪上镇田园 花海的红薯种植 基地,丰收的气 息扑面而来。农 民们将体态饱 满、色泽鲜亮的 红薯翻拣、去 泥、分拣、打 包,忙碌 ...
浙江岱山农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中国经济网· 2025-11-05 13:53
近日,浙江省舟山市"海岛乡村画廊"重点村片区组团运营路演大赛在岱山圆满落幕。来自岱山县的七个 村庄和片区共同面向浙江省招募乡村运营团队,《龙头盐选,岱东共富》等三个项目最终摘得金奖。 岱山县高亭镇以"农耕乡韵"发展支轴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千亩农田流转与标准化整治,将零散的"小 田"整合为集中连片的现代化农耕经济带,绵延约3公里。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从3月底到7月底,全镇 完成1246亩土地流转,其中,806亩由县农业发展集团统一发展粮油种植,其余土地精准回哺本地农 户,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与农户增收的双赢。 而在岱山县岱东镇龙头村与沙洋村交界处,鹿栏晴沙田园综合体的橘色烟囱咖啡馆、农房改造的现代化 街区和陶艺馆错落有致,吸引着众多游客,这个2024年开放运营的复合型田园项目,已成为岱山农文旅 融合的"网红打卡地"。岱东镇通过党建引导、村村协同、村企合作的方式,创新建立"书记带着书记 学"的交流机制,推进"半海半田半片街"建设。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1550亩土地流转,形成近2000亩 规模化田园,实现"大田、景田、海田"三田共建。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余栋被盘活的废弃宅基地引入了 陶艺、咖啡等多元业态,成为青年返乡创业 ...
浙企与理塘签订2600万元合作协议
杭州日报· 2025-11-04 11:12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浙商看准理塘农文旅发展前景,比如宝城期货有限责任公司与理塘县经济信息 和商务局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还有一批浙江企业现场与理塘县政企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总意向 金额达2600万元,有望通过"定期供货+定制产品"实现常态化供应浙江市场。活动期间,"塘塘真甄"钱 塘区消费帮扶体验中心门店也同步揭牌,真正实现"高原美味,触手可及"。 10月30日,2025年"塘塘文化年"钱塘-理塘金秋消费帮扶系列活动拉开帷幕。这场跨越2000多公里 的"山海之约",既是对口支援的生动实践,更是钱塘与理塘携手进入第五年后,以农文旅融合为笔,续 写"塘塘情谊"的全新篇章。 活动现场,卤好的牦牛肉、袋泡装的酥油茶、酥脆的青稞饼干、香甜的高原蜂蜜,还有各色菌菇, 众多理塘特色优质农产品备受"追捧"。不少市民朋友排起试吃长队,更有工会主席、餐饮协会代表来到 现场,"学校老师之前尝过理塘的牦牛肉粽,都说香得很!这次特意来挑挑好产品、找靠谱供货渠道, 想给工会福利多添点'高原味道'。"负责工会福利采购的陈老师手里攥着采购清单,在各个展位间辗 转。随后,理塘企业代表相继登台,高城鹏飞、至宝商贸等企业,通过实物展示与品质讲解,生 ...
阳江阳春创新文旅体验 田间音乐会带火乡村旅游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1-03 16:21
"在稻田里听音乐会,对孩子来说是一次难忘的体验。"带着孩子前来参加活动的阳江市民陈先生兴奋地 说,孩子不仅听到了动人的音乐,还亲手体验了稻谷收割,品尝了地道的农家美食。这种寓教于乐的方 式,让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真切感受到农耕文化的魅力。 11月1日,阳江阳春市马水镇马兰村的千亩稻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盛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 卡"。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舞台依田而建,青山为幕、田野为席,阳春马兰稻田音乐会暨农文旅融合 助推"百千万工程"大型嘉年华活动在此正式启动。 这场为期三天的盛会自10月31日起拉开序幕,漠阳好声音(春州赛区)赛事率先在稻田畔开唱,全市36 名选手在稻香中一展歌喉,为活动提前预热。随着11月1日主活动正式启动,《马兰谣》的悠扬旋律在 田野间回荡,让成百上千名游客沉醉其中。夕阳为稻浪镀上金边,晚风轻拂,音符在天地间自由流淌, 这里既有本土民谣的质朴,也有现代音乐的活力,更有非遗技艺的精彩展演。 除了视听享受,活动还为游客构建了多元体验场景。在农耕研学区里,游客弯腰挥镰,亲身感受收割的 喜悦;美食品鉴区香气四溢,国家级名厨携手阳春中职学生,以"一镇一品"为理念,用春湾香芋、石望 腐竹、合水风姜等 ...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扎实有力推进更高水平乡村全面振兴
西安日报· 2025-11-03 14:01
10月3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到长安区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 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促进 农文旅深度融合,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有力推进更高水平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城乡融合发 展水平。 在杜曲街道垃圾转运站,方红卫听取长安区生活垃圾转运处置情况汇报,随后深入西樊村实地检查 垃圾收集分类情况,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减量、收集、运输、处置、利用"闭环管理,有效 促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西樊村樊川上河苑农业示范园是一家经营茶叶种植、蓝莓种植、立体养鱼等模式的现代化数字农业 产业园。方红卫察看种植园区和养殖区域,了解生产经营、产品销售等情况,鼓励企业强化市场意识、 运营思维,通过科技和文化赋能提升产品品质、环境品质、服务品质,不断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 力,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和文全参加。 原文链接:方红卫在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时强调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扎实有力推进 更高水平乡村全面振兴 西安秦北世纪花园中心是一家集苗木花卉种植、销售、休闲观光 ...
南京六合农文旅融合结硕果
人民日报· 2025-11-03 05:58
10月底,为期3天的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秋季示范展示活动、2025"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南京) 专场推介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多乐拾趣花田乐园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不仅是国家级文 化惠民品牌与省级乡村休闲旅游推介的融合,也是优质文艺直达基层的具体实践,展示了六合区农文旅 融合发展的蓬勃生机与丰硕成果。 10月24日晚,位于冶山多乐拾趣花田乐园中央的舞台前,聚集着不少观众,孩子们踮脚张望,老人们含 笑低语。这是一个属于百姓的舞台。"真没想到,农民画不仅能挂在墙上,还能'穿'在身上,'走'上舞 台!"现场观看演出的游客感叹。 作为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六合区打造了一场融合艺术性、民俗性与时代感的乡村文化盛宴。 舞台之上,服装秀《大地霓裳》将农民画元素融入服饰设计,完成了一场传统与现代的时尚碰撞;说唱 《乐享六合》,则以年轻人喜爱的形式推介六合的美食、美景与新变化……这些"接地气""有底气"的节 目,是六合区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成果之一。 在2025"苏韵乡情与宁乡约"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南京)专场推介活动现场,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与"直通 车"服务发布,这些线路将分散的旅游资源串珠成链, ...
“好风景”变成“好钱景” “农文旅”融合奏响乡村“振兴曲”
央视网· 2025-11-02 16:18
央视网消息:赏秋正当时。眼下,在湖南湘西州古丈县中寨村,农耕体验、网红打卡项目交织成趣。不少游客走进村寨,欣赏田 园风光,沉浸式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 下地干活式旅游还能与非遗亲密接触。游客能够直观体验"五彩丝线"在绣绷上翻飞,村子里绣娘们不仅会演示针法,还会讲解苗 绣图案背后的文化内涵。在绣娘们的帮助下,游客们可以很轻松地完成穿针引线,在一针一线中感受苗绣的特色。 来到中寨也要体验这里的烟火气。比如,打糍粑就是很多游客一定要体验的项目,游客还能体验磨豆腐,看黄豆是如何一步一步 变成豆浆豆腐,还有长桌宴、酸汤鱼、腊肉、社饭等苗家美食,营造田园乡村的特别氛围。 每到周末或是有重要宾客到来,古丈县中寨村的民众就会用苗族鼓舞,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苗族鼓舞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这里的旅游亮点之一。如今,伴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下地干活式旅游"也正在这里走红,游 客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在中寨亲子研学农庄农耕文化体验区,游客可以提着竹篮穿梭其间,亲手采摘新鲜蔬菜、水果;可以在由藤蔓构筑的"菜园迷 宫"中做科普游戏,还可以跟随讲解详细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古丈县中寨村以"农文 ...
“秋日经济”升温聚人气 “农文旅融合”新玩法展现乡村振兴蓬勃活力
央视网· 2025-11-02 14:41
央视网消息:在湖南湘西古丈县中寨村,农耕体验、网红打卡项目交织成趣。不少游客选择告别城市喧嚣,走进这片山水环绕的村寨,欣 赏田园风光,沉浸式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 您现在感受到的就是古丈县中寨村的火热氛围,每到周末或是有重要宾客到来,这里的民众就会用苗族鼓舞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苗族鼓 舞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伴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下地干活式旅游"也正在这里走红。 在"中寨亲子研学农庄 农耕文化体验区",游客可以提着竹篮穿梭其间,亲手采摘新鲜蔬菜、水果;可以在由藤蔓构筑的"菜园迷宫"中做 科普游戏,还可以跟随讲解详细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甚至用绘画写生的方式,记录下与自然的亲密互动。 景区还特意开辟了油菜种植体验区,让游客亲手栽种油菜苗,等到明年春天,这里将变成一片金色花海,成为新的打卡点。 "下地干活式旅游"还能与非遗亲密接触,游客能够直观体验"五彩丝线"在绣绷上翻飞,村子里绣娘们不仅会演示针法,还会讲解苗绣图案 背后的文化内涵。像"蝶花纹"代表苗族对自然的崇拜,"万字纹"寓意平安吉祥。在绣娘们的帮助下,游客们可以很轻松地完成穿针引线,在一 针一线中感受苗绣的特色。 当然 ...
皖台共耕新沃土:一株兰花里的乡村振兴协奏曲
新华网· 2025-11-02 11:01
新华社合肥11月1日电 题:皖台共耕新沃土:一株兰花里的乡村振兴协奏曲 新华社记者郭晨、吕岩昊、汪海月 金秋十月,王金堂比往年更加忙碌。他穿梭于自家兰花花房与邻近在建的"生态大棚"之间,一个关于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长远规划正逐步落地。这 位七旬"新农人"正谋划突破单一兰花种植模式,推动园区向"农业+文旅"的复合业态转型。 "从第一批来到这里的台农,到第一批转型的台农,我愿意为更多台胞在当地的发展探路。"王金堂说,他计划以高端兰花观赏为核心,结合当地 特色农业,引入游客流量,打造一个集观光、休闲与体验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新场景。 新竹路、阿里山路……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有着几条以台湾地名命名的道路,诉说着这里与台湾之间的深厚情缘。 2010年,庐江县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设立安徽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依托合肥涉台人文资源和农业发展特色,吸引了众多台农来此投资兴业、共 谋发展。 "我是第一批来到这里的台农,一直发展到现在。"来自台湾台中市的王金堂说,20多年前,他就来到大陆从事花卉生意,后来专注于兰花种植。 他表示,庐江地处长三角辐射区,区位优势明显。同时,这里与台湾有着深厚的人文渊源以及各项惠农政策,让他下定决心在这里开辟 ...
行走传统村落丨古村酿新“酒” 醉了乡愁
人民网· 2025-11-01 10:39
秋日阳光撒向黄土高原的沟壑、秦巴山区的褶皱,那一个个传统古村落散落其间,或清溪环绕,或古树掩 映,如岁月镶嵌于三秦大地之上的明珠。 陕西共有179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和484个省级传统村落,如何守好、用好这些瑰宝?在每个村落的砖瓦草木之 间,都有迹可循。 渭南市合阳县黑池镇峪渠村。合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守古韵 让原汁原味不流失 10月下旬,秋意已浓,渭南市合阳县黑池镇就躺在黄河臂弯里,峪渠村静卧于一片红橙黄绿的秋野中。 村中的关中四合院,是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陕甘乡试解元王琳旧宅基础上,于2022年采用传统古法修 建而成。年过八旬的老人王文胜细细抚摸着砖雕说:"这些花纹修得和以前一样,原汁原味的。" 合阳县域藏着不少古村落,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3个,为了护住古村"老样子",合阳县组织、培训了一批古 屋修复匠人,成立专班,制定农房风貌整治方案,用龙头、屋脊、影壁等"老元素"保留房屋建筑的关中风格。 驱车沿黄河而上,只见错落有致的窑洞依山而建,这里是陕西延安延川县甄家湾村。该村至今已经有760年历 史,现存古窑洞97院258孔,石块垒筑的院墙上日影斑驳,歪脖子枣树遒枝劲干,村西头的老人背着半搭子杂 豆,"嘎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