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式腐败

搜索文档
“全家腐”是家风问题也不止是家风问题
广州日报· 2025-08-15 18:13
家族式腐败案例 -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委原书记郑小燕与8名亲属共同涉案,包括丈夫、弟弟、妹妹、女婿等 [1] - 郑小燕为让丈夫充当"大堂经理",指使其47岁的丈夫提前退休,并让弟弟夫妇辞去公职成为政府工程"二道贩子" [1] -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家族涉案人数达十余名,涉及夫妻、父子、兄弟及亲属共同敛财 [1] - 海南省委原常委张琦家族涉案金额超1亿元,为公开报道中金额最高的"全家腐"案例 [1] 腐败模式特征 - 郑小燕在腐败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主动指挥亲属参与并制定"分赃规则",被称为"总导演"和"操盘手" [2] - 2013-2019年间郑家垄断当地大部分政府工程项目,其他经营者需行贿才能承揽项目 [3] - 工程招投标制度在郑家面前形同虚设,反映出显规则破坏和监管缺位问题 [3] 腐败根源分析 - 家风败坏是"家族式腐败"的核心诱因,缺乏家风这道"防火墙"导致权力滥用 [2] - 郑小燕在忏悔书中承认"家风家教绝不是小事",但为时已晚 [2] - 外部监管失效加剧腐败蔓延,内部知情人员未及时举报导致问题长期存在 [3] 制度防范建议 - 需将家庭打造成抵御贪腐的"防火墙",同时完善外部"制度笼子"建设 [3] - 强化工程招投标等制度的执行刚性,防止潜规则取代显规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