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众运动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普通人被体育解锁的“第二人生”
中国青年报· 2025-09-03 05:27
核心观点 - 专业人士从IT、教育、金融等领域跨界进入体育行业 通过考取裁判证、教练资格证或成为俱乐部运营者等方式深度参与小众运动 推动项目专业化发展 [1][2][9] 行业参与模式 - 软件开发工程师考取攀岩裁判证 在赛事中承担检录、成绩处理、运动员保护等专业工作 每周进行2-3次攀岩训练 [1][4][5] - 00后产品设计专业背景者成为力量举裁判和铁馆合伙人 考取IPF力量举二级裁判 致力于女性健身推广 [2] - 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背景者转型为滑板俱乐部主理人 获得滑板中级教练员和国家一级裁判员资格 [2][3] - 运动品牌店员兼任健身教练 每周带至少8节课 需协调本职工作与兼职时间 [7] 行业发展动态 - 攀岩项目奥运奖牌数量增加 国内攀岩馆数量增速提高 出现更多国产岩点等产品 [9] - 滑板运动进入奥运会后从业余爱好转变为规范体育项目 开始从高校和爱好者中招募运动员进行系统训练 [9] - 成都世运会后社会对力量举关注度提升 视频博主开始科普力量举与举重区别 [9] - 小众运动发展迅速 为普通人提供职业新可能 推动生态体系完善 [1][9] 专业挑战与投入 - 考取裁判证需3-4天集中培训加备考 需平衡本职工作、家庭与裁判工作 [5] - 滑板裁判证考试需掌握英文动作名称 反复练习发音、拼写和翻译 [6] - 执裁过程中需处理运动员受伤等突发情况 如股四头肌断裂需立即叫救护车 [6] - 兼职教练需精确计算通勤范围 保持体力和精力 每周带课8节以上 [7] 个人价值实现 - 通过体育获得即时反馈的成就感 如学员将教练写入毕业论文致谢 [7] - 体育磨练意志品质 从逃避困难转变为勇敢面对挑战 [2] - 深度参与体育带来生活方式改变 如备赛周期需细致关注身体状况 [2] - 体育成为连接两代人的纽带 如父女在专业赛场同框工作照 [8]
成都世运会|闲记:这项运动,为何“旋转、跳跃、不停歇”?
新华网· 2025-08-09 09:28
沙滩手球运动特点 - 比赛规则鼓励高难度射门,常规射门得1分,而360度旋转射门、空中接力等高难度进球可得2分 [1] - 高水平运动员为获得更多分数,普遍采用起跳后360度旋转攻门等高难度动作,使其几乎成为比赛标配 [1] - 沙滩场地相对松软,运动员不易受伤,更适合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 [2] - 较之传统手球,沙滩手球的规则约束较少,运动员在场上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大 [2] 赛事观赏性与现场体验 - 比赛具有快速多变的节奏和不时出现的进攻高潮,现场观赛体验令人大呼过瘾 [1] - 比赛中通常配有音乐和解说,为现场观众提供独特的视听享受 [2] - 成都世运会期间该项目观众席满满当当,显示出其吸引力 [1] - 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展现了超强的身体素质和勇于挑战极限的精神 [1] 运动发展历程与前景 - 沙滩手球脱胎自传统手球,于20世纪90年代诞生于意大利 [2] - 进入21世纪后,该运动在国内逐渐普及,受关注程度有所提高 [2] - 2019年亚洲沙滩手球锦标赛和2024年世界沙滩手球锦标赛先后在中国举办,推动了该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和竞技水平提升 [2] - 目前沙滩手球尚属小众运动,民众了解有限,但借世运会等契机有望获得更广阔的展示舞台和发展机遇 [2] 比赛基本规格 - 比赛场地为长27米、宽12米的沙地,场地两端设有高2米、宽3米的球门 [2] - 每队由4名球员(3名场上球员加1名守门员)上场 [2] - 比赛分为上下半场,每半场10分钟,中场休息5分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