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教育系统论

搜索文档
张先翱:以一生为墨,书写队事春秋
中国青年报· 2025-05-25 07:59
张先翱的职业生涯与贡献 - 张先翱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原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专家,对全国少先队工作的决策和改革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 - 他自16岁起与少先队结缘,1952年被评为"宁波市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是40名受表彰者中唯一的高中生 [2] - 1958年毕业分配时,他坚持选择与少先队和儿童教育相关的工作,最终被分配到共青团北京市委少年部 [2][3] 少先队工作理念与方法 - 张先翱强调实践在少先队工作中的重要性,积累了上千个活动案例,提出"玩是模拟性的社会实践"的理念 [5][6] - 他总结出少先队活动"小、近、实、活、深、新"6个要点,倡导"学玩结合、动手动脑、学习创造"的16字方针 [6] - 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讲课以案例为主,实践性强,深受欢迎 [5] 学术研究与理论建设 - 1980年后致力于少先队学科化建设,提出少先队教育系统化、阵地化、制度化的理论 [7] - 主编我国少先队学科教材《少先队工作方法论》,创办学术刊物《少年儿童研究》 [7] - 主持编辑出版《百年中国儿童》辞书,填补中国教育史空白 [9] 培训与基层工作 - 退休后仍坚持工作,为少先队工作者培训讲座2000多场,完成100万字《张先翱少先队教育文集》 [9] - 深入农村学校指导,认为"少先队工作的生命力在基层",影响密云区大城子学校成为全国十佳科技创新学校 [8][9] - 2022年在视力严重受损情况下完成《少先队的光荣道路》,稿费用来赠书给西部辅导员 [9] 影响力与传承 - 被称为"少先队工作的活词典",但其自谦只是"增添了一筐铺路的石子" [7] - 培养了大批优秀辅导员,如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王丽萍和朱秀荣 [8][9] - 其奉献精神和研究成果持续影响着一代代少先队工作者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