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反哺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四川北川:工业“活水”精准反哺农业 绘就乡村振兴“好样子”
环球网· 2025-06-30 18:52
工业反哺农业模式 - 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通过工业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以工业之"智"强农、产业之"链"兴村、资源之"合"惠民,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1] - 通泉镇实施"百企联百组"行动,引导工业企业将资金、管理优势导入农业,与村社共建特色农业产业合作社,并提供启动资金、技术顾问及稳定订单 [3] - 通泉镇成功回引10余位企业管理人员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培育储备20余名企业人才作为后备力量 [4] 企业参与农业转型成效 - 在"企业式"管理模式带动下,双紫村成功发展6家家庭农场,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 [3] - 双紫村引进8家民宿主体,建成500亩优质杨梅基地、百亩特色粮油蔬菜基地和肉牛养殖基地 [4] - 通过企业食堂和工会福利直采机制,推动农产品销售规模年均增长20%,合作社社员人均年增收保持在10%以上 [4] 产业链延伸与就业带动 - 擂鼓镇引导工业企业将农产品初加工搬到田间地头、精深加工搬到厂房车间,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6] - 四川康养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0余万元建成白芨种苗育苗数字化大棚4座和加工厂房2个,年产量达1000万株,年产值700余万元 [6] - 中药材种植基地带动周边30余人稳定就业,预计帮助农户年均增收2000余元 [6] 资源整合与共同富裕 - 永安镇引导工业企业成立商会组织,探索"商会+就业""商会+销售""商会+公益"等多种助农增收模式 [9] - 永安镇商会推动辖区工业企业优先使用本地用工,永安籍员工人数超300人,占用工总数约35% [9] - 商会为65户农户、5个家庭农场牵线形成定向销售渠道,上半年带动销售额增加15余万元 [9] 整体发展成果 - 2024年先行区乡村旅游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25%以上的增长 [9]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4万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1万元 [9] - 工业企业的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优势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10]